如何有效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更新时间:2022-04-19 07:1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未成年人犯罪的现象也挺多的,有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有发生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那么如何有效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如何有效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来深入。
(一)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培养、教育孩子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一个和睦的家庭,父母以身作则,在教育孩子的同时,给孩子做好榜样,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给孩子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有效的预防孩子的犯罪心里和行为的产生。
(二)学校应该加强法制教育。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树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政治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法律素质,与学生平等相处。
(三)社会方面应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给未成年人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采取多形式,宣传法律教育知识,提高未成年人对法律的认知和引导未成年人知法懂法守法。

二、
法律援助的范围
法律援助的范围确定为:
(一)无能力为自己辩护的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犯罪案件和追索侵权赔偿的案件;
(二)请求给付赡养费、抚育费、扶养费的;因公受损害请求赔偿;
(三)请求给付劳动保险金、抚恤金的;
(四)公民民主权利受到侵犯的案件等其他确需提供法律援助的事项。
三、
未成年人交通事故怎么处理
对于未成年人发生交通事故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通常同成年人发生交通事故的处理相同。首先可由另一方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赔偿限额内进行全部赔偿,超出部分则应按意外职责由另一方或其保险公司在第三者职责险赔偿限额内赔偿。如果两方就赔偿问题商量不成的,能够向法院诉讼要求赔偿;如果另一方被追究刑事职责的,则被害人亲属能够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如何有效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知识,未成年人犯罪并不是一个新鲜的问题了,刑法修正案(十一)也新修改了刑事责任年龄,大家也可以多了解了解。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未成年人犯罪,如何依法处置?
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置规定为:
1. 根据法律规定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5.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6.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未成年人犯罪如何处理的?
未成年犯罪的处理原则如下:
1. 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按照所触犯的罪名进行定罪量刑。
2. 已满十二周岁但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若触犯刑法第十七条规定的特定罪名,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等,则应当负刑事责任。
3. 对于不满十二周岁的未成年人,由于其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因此不负刑事责任。
对于依照上述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因不满十六周岁而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需负责进行管教;在必要时,可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如何处罚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规定:
1. 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担刑事责任,但应从轻或减轻处罚。
2. 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和已满十二周岁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特定罪名时,应负担刑事责任,同样应从轻或减轻处罚。
3. 对依照上述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应给予从轻或减轻的处罚。
4. 对于因不满十六周岁而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负责管教,必要时可进行专门矫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