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监护人与法定代理人的区别

更新时间:2023-07-23 06: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法定监护人与法定代理人的区别在于目的、责任和身份的不同。监护人一般为未成年子女的父母,若监护人无力履行监护人的职责的,是可以更换监护人的。关于法定监护人与法定代理人的区别?下面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解答疑惑,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

法定监护人与法定代理人的区别

  (一)设定两者的目的不同。

  法律设定监护人的目的是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解决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民事行为能力方面的障碍,从而使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得到实现。而法律设定法定代理人的目的则在于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行为和诉讼行为,使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通过法定代理人的代理,能积极参加民事活动和诉讼活动,满足自己的利益。

  (二)责任不同。

  法定代理人是法律赋予监护人一种法定的身份,以便监护人更好地履行监护人的职责。因此,当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给他人造成损害时,法律规定监护人承担责任的根据在于监护人的过错责任,即监护人没有尽到管束被监护人的责任,而不是由于法定代理人的身份形成的责任,也不是监护人在代理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承担民事责任

  (三)身份不同。

  在实际生活中,监护人有时是一身兼二职,即被告人与代理人的身份。如刑事附带民事案件,需要由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的附带民事诉讼中,监护人既是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又是刑事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兼当事人和代理人于一身。因此,必须在法律文书中明确监护人既是民事被告人又是刑事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的双重身份。如果只将其列为法定代理人,不明确其民事被告人的身份,就意味着监护人本人不是诉讼当事人,而只是刑事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其本身职责只是代为诉讼行为,与诉讼结局并无利害关系。这样在诉讼终结时,判决法定代理人为被代理人承担民事责任,即没有理论依据。

  大家就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法定代理人和监护人各自内涵。二者虽然有所不同,但我国法律设立法定代理和监护制度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保护那些无民事能力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法定监护人

二、

监护人权利和义务有什么

  监护人权利:

  (一)规定监护人有获酬请求权;

  (二)规定监护人的辞任权或拒任。

  义务:

  (一)必须按时送适龄的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人学;

  (二)必须保证适龄的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接受完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得让他们中途停学;

  (三)应按规定,交纳政府规定的义务教育杂费;(生活确实困难,无力支付杂费的家庭可向就读学校提出申请减免)。

  (四)必须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配合学校教育好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使孩子能健康成长。

三、

法定监护人有哪些职责

  法定监护人的职责有:

  (一)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

  (二)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三)全面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权益,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如果监护人无力履行监护人的职责,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撤换监护人。监护制度最早源于罗马,是一个发展了很长时间的制度。以上内容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法定监护人与法定代理人的区别的相关知识。如果还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咨询找法网专业的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监护人与代理人的区别主要是什么
法定代理人和监护人的区别:法定代理人是指根据法律规定,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进行诉讼,直接行使诉讼代理权的人。监护人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护职责的人。 <br/> 法律依据:<br/>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br/>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br/>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br/> 第二十七条 <br/>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br/>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br/>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br/> (二)兄、姐; <br/>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br/> 第一百六十一条 <br/> 民事主体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依照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民事法律行为的性质,应当由本人亲自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
法定代理人与监护人怎么样区别
法定代理人和监护人的区别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法定代理人是指根据法律规定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进行诉讼,直接行使诉讼代理权的人。监护人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护职责的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第一百六十一条 民事主体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依照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民事法律行为的性质,应当由本人亲自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
法定监护人和监护人区别?
监护人和法定监护人有区别。法定监护人只是监护人中的一种,而监护人还包括意定监护人和指定监护人。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这是法定监护。 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那么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首先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其次是兄、姐,最后是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律师解答动态
您好具体情况可以聊我们可以帮助您
你好,咨询什么案件?劳动纠纷还是债权债务纠纷
孙志伟律师
孙志伟律师
11分钟前
你好,你说的情况想主张什么
柯金焕律师
柯金焕律师
17分钟前
如对方未满十四岁,可能构成猥亵罪,建议尽快委托律师会见,了解情况,再确定辩护方案!
吴余茹律师
吴余茹律师
22分钟前
你好,可以申请工伤赔偿的
何江律师
何江律师
27分钟前
上午好,如果这个中信银行客服一直要求你充这个钱和充那个钱。那么你肯定就没有拿到这笔1万块钱的贷款资金
我也要提问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