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人行使代位求偿权的权限

更新时间:2022-05-23 11: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代位求偿权是债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或者不积极履行对第三人债务时代为行使追偿的权利。那么保险人行使代位求偿权的权限?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

保险人行使代位求偿权的权限

  (一)保险人对第三人须有赔偿权只有当第三人依法应承担责任,被保险人有索赔请求权,才存在向保险人转让赔偿请求权的可能,即无请求权,无代位权。但是,如果第三人的致害行为不在承保范围之内,或者未造成保险标的的损失,或者其行为可以免责,则代位求偿均

  (一)保险人对第三人须有赔偿权只有当第三人依法应承担责任,被保险人有索赔请求权,才存在向保险人转让赔偿请求权的可能,即“无请求权,无代位权”。但是,如果第三人的致害行为不在承保范围之内,或者未造成保险标的的损失,或者其行为可以免责,则代位求偿均不得适用。而且,根据我国《保险法》第46条规定,除被保险人的家庭成员或其他组成人员故意损害保险标的而造成保险事故以外,保险人不得对被保险人的家庭成员或者其他组成人员行使代位请求赔偿的权利。

  (二)保险人已经向被保险人实际支付保险赔偿根据财产保险的补偿原则,当保险标的的损失由第三方造成保险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有两种途径获得赔偿。如果选择向第三方责任人索赔并获得了充分赔偿,则保险人在此范围内的保险赔偿责任即可得到免除,当然,也就无代位求偿权可言。

      《海商法》第254条第1款规定,保险人支付保险赔偿时,可以从应支付的赔偿额中相应扣减被保险人已经从第三人取得的赔偿。也就是说,当被保险人未能从第三方得到充分补偿或未向第三方索赔而直接凭保险合同向保险人索赔时,保险人应当予以赔偿,并因此取得代位求偿权。如前所述,代位求偿权是因清偿而发生的一种债权转让。当保险人给付赔偿金之后,自动转移给保险人。对此,法律已作了规定。(参见前文《海商法》第252条第1款,《保险法》第44条第1款)但是,在实际业务中,为避免异议,保险人在赔付时,通常要求被保险人签署该保险标的的权益转让书以证明向第三方索赔权的转让。然而权益转让书仅有保险人取得保险代位权的证据效力,是否取得及何时取得应以保险人给付保险金作为唯一判断依据。保险人支付保险赔偿金后,即使被保险人拒绝签署,保险人也享有代位求偿权;反之,如果保险人未给付保险赔偿金,即使被保险人签署了权益转让书,其保险代位权仍不成立。法律规定保险代位权以保险给付为前提,并没有要求被保险人须有让与意思表示或授权。

  (三)保险人行使代位求偿权以保险赔偿范围为限保险合同是补偿合同,保险人不得从中牟利,所以保险人只能在保险赔偿范围内行使代位求偿权,其不能因行使代位求偿权获得额外的利益,代位权利仅限于保险人实际赔付的数额。就这一问题,《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与《保险法》的规定相一致。海商法第252条虽未明确规定保险人可以超出赔偿范围向第三人索赔,但该法第254条第2款——“保险人从第三人取得的赔偿,超过其支付的保险赔偿的,超过部分应当退还给保险人” 的规定,似乎暗示保险人可以超出赔偿范围向第三人提起代位求偿之诉。海事诉讼法实施之前,海商法与保险法上述规定的不一致曾引起海事司法实践中的争议。建议对我国《海商法》第254条第二款规定应予以删除,以维护法律的一致性。

  (四)保险人应当在保险责任范围内赔偿被保险人的损失对这项内容是否构成保险人行使代位求偿权的条件之一,理论界存在三种观点:①保险人所为保险给付必须符合保险合同的约定,若保险人依照保险合同对于被保险人所受损失原无保险责任而予以赔偿的,其保险给付是出于自愿,不得据以对第三人行使代位求偿权。②保险人行使代位求偿权,仅以事实上给付保险赔偿金为必要条件,至于保险人的给付是否源于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给付义务,可不予以考虑。保险人在其保险给付范围内,可以行使代位求偿权,第三人不得以保险人依照保险合同的条款不承担保险给付义务为由进行抗辩。③对保险人超出保险合同约定的责任范围的给付是否可以行使代位求偿权应区别对待。如果保险人的保险给付明显超出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责任范围,保险人不得行使代位求偿权。如果对保险人的保险标的保险给付是否超出保险合同约定的责任范围存有争议,保险人可以行使代位求偿权。

  从《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第93条规定的“保险事故”和《海商法》第252条规定的“保险责任范围内”看,保险人对保险合同约定的责任范围内的赔偿享有代位求偿权是勿庸置疑的。疑问主要在于保险人对超出保险合同约定的责任范围的赔偿是否可以同样行使代位求偿权。对此不应一概而论,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笔者认为,如果保险人超出责任范围的“自愿给付”行为非常明确具体,则其不应当对该“自愿给付”享有代位求偿权。例如,船期损失和运费损失不是船舶保险责任的范围,如果保险人已经就该项损失向被保险人做出支付,则虽然被保险人可以就这一损失从第三人处得到赔偿,但保险人对这一损失依然不享有代位求偿权;反之,如果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对保险条款中保险责任的约定并不明确(如现行PICC一切险条款中的“外来原因”),或者对保险事故是否为承保风险所引起存有争议(如货损是由货物自然特性所致还是由海上风险所致),只要上述不明确或者争议在保险人支付保险赔偿时业已存在,保险人对其“自愿给付”仍可行使代位求偿权。这种情况下,应当将保险人支付给被保险人的保险赔偿视为保险责任范围内的赔偿,避免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因保险合同纠纷引起不必要的诉讼,使保险人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对第三人提起索赔鉴此,立法应明确:保险人在支付保险赔偿时与被保险人对保险条款的含义和保险事故的起因产生争议但先行赔付的,即使事后查明损失不属于保险责任范围,也不影响保险人行使代位求偿权。

保险人行使代位求偿权

二、

保险人能否行使代位求偿权

  (一)保险金赔付之前

  在保险人赔付保险金之前,投保人放弃对第三人的损失赔偿权,当然地阻却代位求偿权形成要件的成就。但代位求偿权不是保险人享有的期待权,故投保人放弃损失赔偿权阻却代位求偿权的形成并不侵害保险人利益,其弃权对保险人有约束力。

  在保险金赔付之前,保险人虽不能干涉投保人放弃对第三人的损失赔偿权,但依投保人弃权的不同时间,其应履行相应的义务。

  首先,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就放弃对第三人损失赔偿权的相关事宜,投保人应向保险人履行告知义务。其次,在合同订立后至保险金赔付前这段期间内,投保人若放弃对第三人的损失赔偿权,投保人则应及时向保险人履行通知义务。然不管上述何种情形,若投保人不履行告知义务或危险增加通知义务,法律都赋予了保险人解除合同的权利,并且一旦发生保险事故,保险人依法有权拒绝赔付保险金。

  (二)保险金赔付之后

  此时,代位求偿权的要件已经成就。若保险人及时通知第三人由其代位行使投保人损害赔偿权后,保险人取代了投保人的角色成为真正的侵权之债债权人,由第三人直接向其履行债务。投保人无权放弃其对第三人损失赔偿权,即使行使,第三人也无力对抗保险人。

  然而分歧点出在当保险人已向被保险人赔付后未及时通知第三人代位权行使之前,投保人免除第三人的损害赔偿权能否对抗保险人的代位权的行使。这时需要区分第三人的主观态度,分两种情况。

  若第三人明知保险人享有代位权还与被保险人串通,损害保险人利益,则被保险人的弃权行为应被认定为无效民事行为,不能对抗保险人。

  若第三人未被通知且不知情的状态下,依据《民法典》原理,被保险人免除第三人损失赔偿义务,使得第三人的损失赔偿义务仍得而消失,是可以对抗保险人代位权的行使。

  保险人能否因投保人的弃权行为而免除赔付保险金的责任

  对此,理论上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为了维持保险人的保险赔偿义务,保险人未赔付保险赔偿金的,仍须要赔付;已经给付的,亦不得请求保险金赔偿金的返还。然而保险人丧失代位求偿权,显然保险人可以就其本可以代位范围内向投保人请求损害赔偿。

  第二种观点认为,因投保人的弃权行为违反保险代位权的立法意旨,保险人已赔付保险金的,应当依据不当得利的民法理论请求保险金的返还。未给付者,免除保险人的赔偿责任。笔者认同第二种观点。

三、

保险代位追偿的取得方式

  是法定取得,法律规定,保险代位追偿权的法定条件是:

  (一)保险人因保险事故主对第三者享有损失赔偿请求权。首先保险事故是由第三者造成的;其次根据法律或合同规定,第三者对保险标的的损失负有赔偿责任,被保险人对其享有赔偿请求权。

  (二)保险标的损失原因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即保险人负有赔偿义务。如果损失发生原因属于除外责任,那么保险人就没有赔偿义务,也就不会产生代位求偿权。

  (三)保险人给付保险赔偿金。对第三者的赔偿请求权转移的时间界限是保险人给付赔偿金,并且这种转移是基于法律规定,不需要被保险人授权或第三者同意,即只要保险人给付赔偿金,请求权便自动转移给保险人。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保险人行使代位求偿权的权限的相关知识,通过上文可知,保险人行使代位求偿权根据行使的时间段不同,免除责任有所不同。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找法网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请问什么叫保险人代位求偿权纠纷
你好,请问现在是怎么回事?是有什么原因引起的?
保险人代位求偿权纠纷什么意思?
您好,可以尝试着将问题描述清楚,这样有利于我们律师进行分析解答
什么是保险人代位求偿权纠纷
  保险纠纷的原因有哪些:  1、投保人对保险条款未加细读即盲目投保。保险合同是投保人、被保险人理赔时最重要的依据。投保人投保前应仔细阅读研究保险条款,尤其是限制投保人、被保险人权利或为投保人、被保险人设定义务的条款。否则,就有可能达不到保险的预期目的。  2、投保人对保险人变更保险条款未加注意继续投保。保险合同订立后,保险人在续保时会根据具体情况单方面变更保险条款,而投保人往往对此不加注意,从而给自己带来不利的后果。  3、投保人瞒保、骗保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保险法明确规定,投保人在签订保险合同时必须恪守诚实信用原则,如投保人故意隐瞒事实,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并拒付保险金。而实践中,投保人瞒保、骗保的行为并不鲜见。  4、保险代理人不遵守代理职责违规操作。有的保险代理人为了揽取业务,夸大保险功能,随意承诺保险利益,诱使消费者投保,为日后的纠纷埋下了种种隐患。
律师解答动态
这种情况可能存在风险,很可能是诈骗手段。先别转钱,保留好转账记录、贷款合同等资料。要仔细查看贷款合同
您好,您可以向其所在平台投诉。
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的赔偿金
骑手取餐后取消订单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情况,可能涉及骑手、消费者、商家以及平台等多方权益和责任,需根据具
您好,您可以向其所在平台投诉。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