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诉讼离婚要间隔多久

更新时间:2022-05-05 11: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国对于离婚是分为两种的,协议离婚以及诉讼离婚,通常情况下第一次诉讼离婚都是不成功的,那么二次诉讼离婚要间隔多久?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二次诉讼离婚要间隔多久

  起诉离婚二次间隔六个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七项明确规定,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

  也就是说判决不准离婚的离婚案件,法院不受理原告在六个月内的起诉是原则性规定,但是有新情况、新理由的,不受这个限制。被告提起起诉离婚的,也不受这条规定的限制。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二次诉讼离婚要

二、

第二次起诉离婚需要多久可以判决

  第一次起诉离婚和第二次起诉离婚程序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次数变了,第二次起诉离婚,法院判决离婚的可能性大,但是在时间方面受到民事诉讼法关于审限的规定,即建议程序3个月,一般程序是六个月的审限。具体实际操作中,有时间更短的,比如一个半月就结案的,也有时间更长的,持续一年的。多久下判决主要看法官的案件数量以及案件的复杂程度。

三、

第二次起诉离婚多久开庭

  法律对于民事案件何时开庭没有具体规定,但是对于整个案件的审理时间有明确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二次诉讼离婚要间隔多久的相关知识,间隔六个月以后就可以进行第二次的起诉,离婚了再起诉,离婚的时候要准备好相应的一些证据。大家还有相关的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相关栏目的专业律师,他们会为大家做出专业的解答来供大家参考。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婚姻家庭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90897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二次起诉离婚需要间隔多久
拿到一审胜诉判决后6个月后可以再次提起离婚诉讼。
请问诉讼离婚一次与第二次需要间隔多长时间
一方起诉离婚,第一次判决不准许离婚的,隔6个月后,可以再次起诉离婚。但是对方起诉离婚的,不受6个月影响。
朋友在诉讼离婚,请问第二次起诉的话要间隔多久?
“判决不准离婚属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第二次起诉离婚需要间隔多久
第二次起诉离婚时,原告需要在六个月以后才能提起第二次离婚诉讼。提起第二次离婚起诉时,需要向法院提供第一次判决书和民事诉状。
朋友用我的名字贷款买了一辆车,现在他被刑事案件拘留,怎么办?
你好,如果是以您的名义贷款的,您需要承担偿还责任,您偿还后可向对方追偿
法院冻结了微信零钱,但是已经解冻了
你好,建议详细描述我方什么原因导致冻结
对了再问你个事,单位员工工作不足8小时,然后还享受双休待遇去哪里反应
可申请劳动仲裁或投诉。申请劳动仲裁需准备相关证据,如工时记录等;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则需详细说明情况并提供必要证据。处理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确保权益得到保
我想问下在幼儿园小女生在上体能课期间自己受伤了,老师是否需要赔偿费用
老师是否需要赔偿视情况而定。如已尽教育、管理职责,则无需赔偿。如因管理疏忽导致,应与家长协商赔偿。协商不成,可诉诸法律。同时,如因第三人造成损害,可向其追偿。
哺乳期公司合并岗位我不同意,公司和我协商解除劳动合同,赔尝4个月工资。我不同意该怎么办?
常见的处理方式有: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寻求法律援助。选择继续履行合同时,应与公司沟通表达意愿;若公司违法解除,可寻求法律途径维权。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