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金额的计算标准
更新时间:2022-03-24 19:3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是指在职工因工死亡的情况下,按照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对其直系亲属支付的一次性赔偿。那一次性工亡补助金金额的计算标准?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一一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金额的计算标准
《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内容规定:“一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的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规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按照上述规定,一性工亡补助金的计算以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为基数,乘以48个月至60个月,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的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其计算公式为:一性工亡补助金额=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48~60个月)
例如:我国中部某市的上年度的职工月平均工资为600元/月,该市人民政府规定的一性工亡补助金的标准为50个月,则工亡职工直系亲属可获得的一性工亡补助金为600元少月×50个月=30000元。

二、
因工死亡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有多少钱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的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规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比如,北京市规定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8个月。天津市规定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发放标准为60个月的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三、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如何分配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不具有遗产的性质,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是一次性支付给工亡职工直系亲属的补助金。对于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分配可以由职工的近亲属进行协商确定。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对一次性工亡补助金金额的计算标准的相关介绍,目前我国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没有标准规定,因此在具体计算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当地政策决定,但是计算公式则是不变的,即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赔偿基数、月数。如果还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咨询找法网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在工厂发生工伤,经鉴定为十级。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怎么补助的?
针对十级工伤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计算,主要是基于个人的工资水平。具体操作是:先确定工伤发生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如果平均工资超过当地工资水平的300%,则按照300%来计算;否则,就按照实际工资来计算。对于补助金的金额,如果与单位存在争议,可以通过调解、仲裁或诉讼来解决。在处理时,一定要注意时效性和证据的完整性,以确保个人权益不受损害。
工伤10级,在南通一次性医疗补助金是多少?
法律分析: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基准标准为:五级20万元,六级16万元,七级12万元,八级8万元,九级5万元,十级3万元。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基准标准为:五级9.5万元,六级8.5万元,七级4.5万元,八级3.5万元,九级2.5万元,十级1.5万元。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水平等情况,在基准标准基础上上下浮动不超过20%确定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标准,并报省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备案。患职业病的工伤职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发40%。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基准标准的调整,由省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报省人民政府批准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