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收费多少

更新时间:2022-03-01 15:03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在以前我国劳动仲裁是需要收取一定费用的,但后来考虑到劳动者处于弱势的一方,本就有冤屈,再向劳动者收取仲裁费用是不合理。因此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劳动仲裁收费多少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

劳动仲裁收费多少

  劳动仲裁费用: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53条: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仲裁收费

二、

劳动仲裁收费最新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所以,劳动仲裁不收费。

三、

对于劳动争议仲裁如何收费问题

  《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34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第60至61条、《劳动争议合同鉴证和劳动争议仲裁收费管理办法》(国家物价局、财政部[1992]268号附件)第2项规定:

  (1)劳动争议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交纳仲裁费。仲裁费分为案件受理费和案件处理费。处理费主要内容包括:鉴定费、勘验费、旅差费、证人误工补助和文书表册印制费等。

  (2)受理费由申诉人在收到仲裁委员会受理通知书后5日内预交。逾期不交的,按自动放弃申诉处理。每件劳动争议案件受理费标准是:3人以下的每件20元;4至9人的,30元;10人以上的集体劳动争议案件,50元。

  (3)处理费由双方当事人在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和申诉书副本5日内预付,预付金额由受理案件的仲裁委员会视案情而定。结案后本着多退少补的原则,按实际开支收取。与直接处理本案无关或超出国家有关规定标准(如旅差费标准)的开支不得列入处理费向当事人收取。

  (4)①、案件经仲裁委员会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费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负担。②、经仲裁委员会裁决的案件,当事人一方败诉,一方胜诉的,仲裁费由败诉方负担(败诉方当事人是职工且4人以上具有共同理由的,由仲裁委员会根据人数决定他们分别应负担的仲裁费数额。);当事人部分败诉、部分胜诉的,仲裁费由双方当事人酌情分担,双方分担的数额由仲裁委员会决定③、撤诉案件,仲裁费申诉人负担。 ④、当事人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认定的鉴定、勘验结论有异议并申请复议(查)的,费用由申请方预付,经复议(查)否定原结论的其费用列入劳动争议处理费;未否定原结论的,其费用由申请方据实结算。

  (4)职工当事人一方,如交纳仲裁费有困难的,可申请减、缓、免。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因此所有劳动仲裁要收费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劳动仲裁收费是多少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找法网有专业律师为您答疑解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吴江区劳动仲裁需要花钱吗
一、仲裁要钱吗 1、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劳动仲裁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申请之后要等待通知,在这之前一定要准备好相应的证据。 二、仲裁的程序是什么 仲裁程序有三个步骤: 1、申请和受理; 2、仲裁庭的组成。仲裁机构仲裁案件,不是仲裁委员会直接仲裁,而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实现的,这个组织称为仲裁庭; 3、开庭和裁决。开庭是仲裁庭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与人参加下,对仲裁请求进行实体审理和裁决的活动。裁决是指仲裁庭在实体上对当事人权利义务作出裁断。裁决是仲裁审理的最终程序,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劳动仲裁案件仲裁收费合理吗
劳动仲裁费的收费标准是按照人数和争议金额来确定的。具体的收费情况是:按人数计算时,如果是三人以下则每件收费为二十元,四人至九人则为每件三十元;按金额计算时,无争议金额的案件每件收费三百元,争议金额不同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收费。建议当事人如有疑问可咨询所在地的劳动仲裁机构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可以保留好合同相关转账记录,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权益退费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5分钟前
从法律角度分析,这个案件涉及未成年人性关系和监护责任问题,我为您梳理几个关键点:1.关于性关系合法性
孙粼律师
孙粼律师
7分钟前
你好具体情况方便电话沟通一下事宜?
一是要核实政策:你可以通过当地社保部门官方网站、服务热线等渠道,核实是否存在社保政策调整导致缴费标准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