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的界定标准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2-04-20 08:16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是有区别的,饮酒驾驶的程度会比较轻,但是醉酒驾驶的程度比较重,主观恶性也比较。其实划分这二者之前也是有一定的标准的,以下就让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的界定标准是什么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

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的界定标准是什么

  按照规定血液中酒精含量在20-80mg/100ml属于饮酒驾驶。而血液中含量高于80mg/100ml就属于醉酒驾驶。

  酒后驾驶主要通过酒精测试仪测试(如我国警用的卡利安zj-2001a),被检测者对准仪器吹气口连续吹3秒(确保测出的酒精浓度和血液中浓度一致),这时发出酒精测试仪会发出“叮叮”两声,两声后待机灯(ready)和不合格灯(warn)同时闪烁,同时显示测试数据。

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

二、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几年内不得考取驾照?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如果是营运车辆,则5年内不得申领驾驶证;如果是非营运车辆,则不受申领时限限制。

  醉酒驾车,如果是营运车辆,则10年内不得申领驾驶证;如果是非营运车辆,则5年内不得申领驾驶证。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

  饮酒驾驶:

  饮酒驾驶机动车辆,罚款1000元—2000元、记12分并暂扣驾照6个月;饮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罚款5000元,记12分,处以15日以下拘留,并且5年内不得重新获得驾照。

  醉酒驾驶:

  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辆,吊销驾照,10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终生不得驾驶营运车辆,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

  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三、

醉酒驾驶和饮酒驾驶的区别是什么

  所谓饮酒驾车,指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所谓醉酒驾车,指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酒驾及醉驾都是及其危险的驾驶行为,是驾驶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安全意识淡薄的表现。近年来,我国因酒驾引起的交通事故呈上升的趋势,加大酒驾醉驾的处罚力度也就是必然的,驾驶人员要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也要对他人的生命财产负责,谨遵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原则。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的界定标准是什么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酒驾新标准什么时候执行
酒驾违法,处理严格。饮酒后驾车,驾照暂扣六个月,罚款;再次饮酒驾车,拘留、罚款、吊销驾照。醉酒驾车,吊销驾照,五年内不得重考,可能追究刑事责任。营运车辆酒驾处罚更重,需严格遵守交通法规。
酒驾追尾处罚标准是什么规定的
酒驾追尾处罚依据视情节轻重处理:首次饮酒驾车,暂扣驾照六个月,罚款1000-2000元;醉酒驾车则吊销驾照,并追究刑事责任,一定期限内不得重考;若再次饮酒后驾驶并导致追尾事故,将受到更严厉的处罚,包括拘留、罚款和吊销驾照等;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追究刑责,可能终生禁驾。
酒驾的处罚标准是什么意思
酒驾的惩罚相当严格。驾驶者饮酒后开车将面临暂扣驾照、罚款的风险。如果再次被查处酒驾,将可能被拘留、再次罚款并吊销驾照。对于醉驾的情况,不仅吊销驾照,还将追究刑事责任。若酒驾导致重大交通事故,将面临终生不得驾驶并承担刑事责任的严重后果。请广大驾驶者严格遵守交通法规,远离酒驾行为。
律师解答动态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1分钟前
请具体描述土地承包纠纷或问题,如合同争议、权属不清等,以便精准解答。
有没有约定什么状况呢
向市场监管部门说明,撤诉并非谈赔偿的必要前提,根据相关规定,消费者有权在投诉过程中与商家协商赔偿,监
可以尝试逐级向上反映,以便得到更高级别的关注和处理
你好,很高兴为你提供法律服务。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