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履行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2-06-17 12: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合同履行的一般原则包括全面履行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情势变更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了合同履行的原则,包括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遵循诚信原则,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等等。
一、
合同履行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合同履行的原则如下:
(一)全面履行原则;
(二)诚实信用原则;
(三)情势变更原则。
《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 【合同履行的原则】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二、
合同履行的含义
合同的履行,是指合同的当事人按照合同完成约定的义务,如交付货物、提供服务、支付报酬或价款、完成工作、保守秘密等.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之所以要磋商和订立合同,以自己的某种具有价值的东西去与别人交换,无非是期望能获得更大的价值,创造更多的财富.而这一目的能否实现,完全有赖于双方订立的合同能否真正得以履行.如果仅仅是订立了合同而没有实际履行合同,那么不但为争取签约的所有努力都会付之东流,而且还可能招致经济上和信誉上的严重损失.因此,履行合同是实现合同目的最重要和最关键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合同当事人的利益,因此也使履行问题成为合同法实践中最容易出现争议的问题。
三、
证明合同履行情况的证据
(一)货款收支凭证:收据、银行付款存单凭证、发票等;
(二)交货、收货凭证:交货单、收货单、提货单、送货单、仓单、入库单、运单等;
(三)收货方提出质量异议的信函、证人证言、有关单位的证明、客户投诉、检验报告、退货和索偿的证据;
(四)证明拖欠货款的证据:结算清单、欠条、还款计划还款承诺书、能证明欠货款事实的信函等等;
(五)合同约定向第三人履行或第三人履行的,则提交第三人关于合同履行情况的证明及相应凭证。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合同履行的一般原则有哪些的相关知识,合同履行的一般原则包括全面履行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情势变更原则。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合同订立的原则有哪些?
关于合同订立的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双方应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协商,确保没有一方具有强迫或不公平的优势。其次,合同应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达成,没有任何外部干涉,充分体现双方的自主意愿。最后,合同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既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也不违背公序良俗。这样,才能确保合同的效力和合法性。
集体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
集体合同的履行涉及一系列操作步骤。首先,合同需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审核;其次,经审核无异议后,合同生效并执行;然后,双方需严格遵守合同约定;最后,如遇争议,可依法通过调解、仲裁或诉讼解决。核心在于遵守合同约定和执行法律程序。
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及义务
关于合同履行原则的具体说明如下:
1. 全面履行:确保按照合同约定完成所有内容,包括标的物、质量标准、数量等;
2. 诚信履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保持诚实信用,按照合同性质履行相应的通知、协助等义务;
3. 协助对方履行:不仅完成自己的义务,还要积极协助对方完成其义务;
4. 适应情势变更:当合同履行过程中遇到不可抗力等情况时,双方应当根据情况协商调整履行方式。在操作过程中,如遇到纠纷,可以依据合同内容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