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履行的原则是哪些?
更新时间:2023-09-13 11:3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合同履行的原则是诚信原则、全面履行原则、环保原则、经济合理原则等。请求履行合同诉讼时效是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时开始计算的。
一、
合同履行的原则是哪些?
合同履行的原则是诚信原则,指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全面履行原则,指当事人履行合同时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义务;环保原则,指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经济合理原则,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应讲求经济效益,以最少的成本取得最佳的合同效益,等等。
二、
请求履行合同诉讼时效是怎么的
请求履行合同的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开始计算。但是,自权利遭受损害之日起二十年内都没有起诉的,法院不予保护。找法网提醒您,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
证明合同已履行的材料有哪些
1.交货收据、收货凭据:交货单、送货单、提货单、收货单、入库单、仓单、运单等;
2.货款收支凭据:收据、银行付款凭据、发票等;
3.证明拖欠货款的依据:结算清单、欠条、还款方案、还款承诺书、能证明欠货款现实的信函等;
4.收货方提出质量贰言的信函、证人证言、有关单位的证明、查验陈述、客户投诉、退货和索偿的依据;
5.合同约定向第三人实行或由第三人实行的,则提交第三人关于合同实行。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合同订立的原则有哪些?
关于合同订立的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双方应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协商,确保没有一方具有强迫或不公平的优势。其次,合同应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达成,没有任何外部干涉,充分体现双方的自主意愿。最后,合同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既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也不违背公序良俗。这样,才能确保合同的效力和合法性。
集体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
集体合同的履行涉及一系列操作步骤。首先,合同需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审核;其次,经审核无异议后,合同生效并执行;然后,双方需严格遵守合同约定;最后,如遇争议,可依法通过调解、仲裁或诉讼解决。核心在于遵守合同约定和执行法律程序。
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及义务
关于合同履行原则的具体说明如下:
1. 全面履行:确保按照合同约定完成所有内容,包括标的物、质量标准、数量等;
2. 诚信履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保持诚实信用,按照合同性质履行相应的通知、协助等义务;
3. 协助对方履行:不仅完成自己的义务,还要积极协助对方完成其义务;
4. 适应情势变更:当合同履行过程中遇到不可抗力等情况时,双方应当根据情况协商调整履行方式。在操作过程中,如遇到纠纷,可以依据合同内容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