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入职协议
更新时间:2022-01-26 17:3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对于先入职的职场新人而言,有很多的入职学问需要学习。很多知识都关乎自己的合法权益,什么入职协议呢?很多职场新人一开始都会对这个有疑问,针对职场新人的疑惑,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的文章,希望对您有帮助,欢迎您阅读。
一、
什么是入职协议
入职协议实质上缺少了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必备条款,并不具备劳动合同法意义上的合同概念,签订入职协议属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形。但是经过双方签字盖章的,就具备了法律效力,可以当做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使用。在入职协议书当中,需要交代清楚员工和用人单位的一些基本信息,试用期,试用期间的薪酬和转正以后的薪酬,工作安排,违约责任等这些,不过也有个别比较正规的公司,除了和员工签订入职协议以外,以后员工转正了还会具体的签订劳动合同的,这些问题在处理的时候都是非常灵活的。

二、
劳动合同和入职协议的区别
劳动合同和入职协议有下列区别:入职协议实质上缺少了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必备条款,并不具备劳动合同法意义上的合同概念,签订入职协议属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形。但是经过双方签字盖章的,就具备了法律效力,可以当做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使用。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三、
公司入职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劳动合同法之所以对劳动合同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明确规定,主要目的就是督促双方遵守各自的权利义务,并保证发生纠纷时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从而使双方的关系处于有法可依的状态。
所以,对于那些内容单一的入职协议之类的简易合同,实质上缺少了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必备条款,并不具备劳动合同法意义上的合同概念,所以对于仅有简易合同而未全面约定双方权利义务的,属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形。但是经过双方签字盖章的,就具备了法律效力,可以当做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使用。
根据以上的分析的介绍,入职前签定的协议不是成为劳动合同,属于职业意向。有关什么入职协议的解答小编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在阅读完本文之后您能够有所收获,如果您还需要进一步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或者解答您目前遇到的法律难题,您可以咨询找法网律师,感谢您的阅读。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就业协议是指什么
就业协议书的法律性质通常为普通民事合同。就业协议书的当事人不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此不属于劳动合同。就业协议书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条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本编规定。
第四百六十五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入职时办理的入职合同是什么?
法律分析:新员工入职之后即与公司签订正式劳动合同 ,该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保障劳动关系双方的基本权益。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入职签的合同是什么
入职协议的基本内容如果具备了劳动合同的一般要件,应视为签订了书面的劳动合同。入职协议可以视为简易合同,即合同形式上为纸条、单页入职协议等,内容上仅约定了劳动者的工资标准、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等单一内容,并未根据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合同内容的要求进行全面的约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