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的诈骗罪是怎么定的
更新时间:2022-01-15 08:5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都过被骗的经历,也有可能因为对诈骗罪的了解不够,导致报案警察也无法立案的情形。那么刑法的诈骗罪是怎么定的,诈骗罪如何定罪量刑呢。因此接下来将由小编为您介绍关于刑法的诈骗罪是怎么定的,希望可以解决大家的相应的问题。
一、
刑法的诈骗罪是怎么定的
诈骗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

二、
诈骗罪如何认定
诈骗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
三、
诈骗罪具体如何量刑
(一)诈骗不足4000元的,为罚金刑;4000元以上不足5000元的,为管制刑;5000元的,为拘役三个月,每增加167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1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1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二)有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的情形之一,拟处拘役刑的,升格为有期徒刑;拟处管制、罚金刑的,升格为拘役刑。
综上所述,根据法律的相关的规定,我国目前对诈骗罪的处罚,最高就是无期徒刑。而在实际对罪犯进行处理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具体的情节、数额,不然的话也是无法认定构成诈骗罪的。此内容仅供参考。以上就是找法网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关于刑法的诈骗罪是怎么定的,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或者其他疑问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咨询诈骗罪的定性?
诈骗罪定性复杂,需综合考虑多个方面。非法占有的故意、欺骗行为、金额达标是关键。处理方式有刑事和民事两种,具体要根据案情选择。
我想了解一下,犯诈骗罪怎么判是正确的?
诈骗罪根据犯罪情节如诈骗的数额、诈骗的手段等因素判轻重。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我想了解一下,怎么样的行为够上诈骗罪
诈骗罪行为犯的依据是以危害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客观要件齐备标准的犯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根据《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