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抵债协议的效力

更新时间:2022-01-08 12: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履行期限届满前约定以物抵债的,由于债权尚未到期,债权数额与抵债物可能在价值上存在较大差距,如果此时直接认定该约定有效,可能会导致双方利益显失公平。因此,一般不允许履行期限届满前的以物抵债。因此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将带来关于以物抵债协议的效力的知识,请大家阅读并了解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文章。
一、

以物抵债协议的效力

  对以物抵债协议的效力、履行等问题的认定,应当以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为基本原则。一般而言,除当事人明确约定外,当事人于债务清偿期限届满后签订的以物抵债协议,并不以债权人现实地受领抵债物,或取得抵债务所有权、使用权等财产权利,为成立或者生效要件。

  只要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即为有效。

  当事人于债务清偿期届满后达成的以物抵债协议,可能构成债的更改,即成立新债务,同时消灭旧债务;亦可能属于新债清偿,即成立新债务,与旧债务并存。当代物清偿协议履行完毕之后该协议才方可生效。

以物抵债协议

二、

民间借贷的以物抵债协议如何认定

  进行民间借贷时,以物抵债签订协议的,该协议设立了抵押权后有效,但有流押条款,约定债务到期前,抵押物归债权人所有的,该约定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零一条 【流押】抵押权人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前,与抵押人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抵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的,只能依法就抵押财产优先受偿。

  第四百零二条 【不动产抵押登记】以本法第三百九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财产或者第五项规定的正在建造的建筑物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

  第四百零三条 【动产抵押的效力】以动产抵押的,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三、

民间以物抵债协议书怎么写

  甲方:

  信用社(债权人)

  乙方:

  (债务人)

  丙方:

  (担保人)(明确是一般担保人或连带担保人,若不特别指明的,视作连带担保人)

  经甲、乙双方核对后确认,截止XX年X月X日,乙方共欠甲方贷款本金XX万元,利息XX万元。为解决甲、乙双方的债权债务问题,经甲、乙、丙三方共同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第一条 鉴于乙方无法偿还甲方的贷款本息,乙方/丙方自愿将其名下或有权处分的

  等财产,用于抵偿乙方所拖欠甲方的借款债务(抵债财产详见抵债物清单)。

  第二条 根据评估价值,考虑到市场因素和变现费用,同意上述抵债物折价人民币 xx 元,用于抵偿甲方贷款本金XX万元,利息XX元。

  第三条 甲方自本协议书生效之日起即取得抵债物的处分权,随即停止计算乙方所拖欠甲方的相应的贷款利息。乙方/丙方应在本协议生效后的3个工作日内,将本协议第一条约定的抵债财产以及相关的产权证书交付甲方,并在XX年X月X日前办妥有关抵债物登记及产权过户手续,逾期未能办妥,则甲方有权从停息日起恢复计收相应贷款利息。

  第四条 因抵债物过户或登记所需交纳的各项费用由乙方/丙方承担,乙方/丙方应当及时支付。甲方垫付的,有权向乙方/丙方追索,或者扣减相当于垫付金额的抵债金额。

  第五条 乙方/丙方对提供的抵债物必须拥有完全的处分权,并在将抵债物交付甲方之前,向甲方充分说明抵债物的质量、性能状况及缺陷,交清有关技术手册、合格证书、验收报告等资料。乙方/丙方必须保证抵债物来源合法、手续齐全,交清相关规费。如由于乙方隐瞒抵债物情况,致使甲方无法正常行使权利或使甲方合法权益受损的,乙方/丙方应承担相应责任,赔偿甲方因此而蒙受的损失,与此同时甲方将有权解除本协议并立即恢复原来贷款状态。

  第六条 本协议签定后,甲方即有权处置上述抵债物,在甲方正式取得上述抵债资产的使用权之前,该抵债物出现产权纠纷:如被有关部门查封、拍卖或受其他不可抗力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该抵债资产不能顺利过户到甲方名下的,甲方有权单方解除本协议并立即恢复原来贷款状态。

  第七条 本协议在履行中,如有未尽事由,双方应在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进行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八条 任何一方违反本协议的规定,除赔偿对方相应损失外,应向对方支付每天千分之一的违约金。

  第九条 其他约定:

  第十条 本协议书经双方/三方签名盖章后生效。

  第十一条 本协议书一式 X份,签定各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效力。

  附抵偿物清单。

  甲方:

  法定代表人(有权签字人):

  XX年X月X日

  乙方:

  法定代表人(有权签字人):

  XX年X月X日

  丙方:

  法定代表人(有权签字人):

  XX年X月X日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以物抵债是当事人之间对于如何清偿债务作出的安排,故对以物抵债协议的效力、履行等问题的认定,应以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为基本原则。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以物抵债协议的效力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以物抵债协议的效力,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以物抵债协议的法律效力认定主要基于协议的合法性。具体而言,该协议必须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的结晶,且双方需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同时该行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简单来说,一个有效的以物抵债协议需满足三个核心条件:当事人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以及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关于合同的订立形式,《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来订立合同。书面形式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而像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也被视为书面形式。
以物偿债协议的法律效力,法律规定是什么
欠款协议的效力,是最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所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的相关法律条文规定,只要欠款协议双方意思表示无瑕疵,内容不违法,一般是有效的。 欠款协议效力的规定,有利于贯彻我国民法的公平原则,也是保障平等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合法民事权益的具体体现之一。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以物抵债协议的法律效力,法律规定是什么?
以物抵债协议的效力问题的认定,应当以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为基本原则。一般而言,除当事人明确约定外,当事人于债务清偿期限届满后签订的以物抵债协议,并不以债权人现实地受领抵债物,或取得抵债务所有权、使用权等财产权利,为成立或者生效要件。 只要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即为有效。当事人于债务清偿期届满后达成的以物抵债协议,可能构成债的更改,即成立新债务,同时消灭旧债务;亦可能属于新债清偿,即成立新债务,与旧债务并存。 当代物清偿协议履行完毕之后该协议才方可生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你可以讲一下管辖地在哪,可以帮助你
陈辰律师
陈辰律师
1小时前
这种情况可以起诉对方要求退费
陈辰律师
陈辰律师
1小时前
这种情况可以起诉对方要求赔偿
你好,可以介绍一下事情经过吗?把事情发生的时间、经过、结果描述清楚,你需要解决什么法律问题。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