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外包劳务合同
更新时间:2021-12-17 13:0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很多时候可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有的人可能不是公司的员工,而是派遣员工,一般是签订了外包的劳务合同,然后在公司进行上班的相关人员。那么,什么是外包劳务合同?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来为您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
什么是外包劳务合同
劳务合同是民事合同,是当事人各方在平等协商的情况下达成的,就某一项劳务以及劳务成果所达成的协议,劳务合同不属于劳动合同,从法律适用看,劳务合同适用于民法典所调整,而劳动合同适用于劳动法以及相关行政法规所调整。

二、
外包合同和劳务合同区别有哪些
(一)签订的对象不同:劳动合同由劳动者直接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合同有劳动者和派遣公司签订,再由派遣公司派遣到实际用人单位工作。
(二)签订的期限不同:劳动合同的订立期限一般较长,需要按要求建立试用期。劳务派遣不能太长,一般要求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三)工作了发放不同:劳动合同一般由公司直接按月支付。劳务派遣通常是用工单位将工资发放给派遣单位,再有派遣单位发放给员工。
(四)所从事的岗位不同:劳动合同可以从事所有用人单位的岗位;派遣合同通常是适用于辅助性岗位。
(五)福利不同:国家对劳动合同制工人退休养老实行社会保险制度。退休养老基金由企业和劳动合同制工人缴纳,退休养老金不敷使用时,国家给予适当补助。劳务派遣劳动者一旦年老体弱,劳动能力下降,派遣单位就会在劳动合同到期后拒绝与其续签。
三、
劳务外包的好处有哪些
(一)管理规范,提高用工安全。一方面,承包方负责托管人员的相关事务,并向其提供有关劳动方面的咨询,帮助维护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另一方面,承包方为企业提供相关政策的咨询并给出合理化建议,可以有效为企业规避用工风险。
(二)成本低廉,提高企业效益。通过外包,可以为企业节省大量办公费用,降低企业软硬件资源支出,免去企业管理者相关人事管理流程中大量机械重复性的工作,使管理者能投入到其它能使企业有效增值的管理活动中。
(三)服务全面,提高员工工作热情。承包方为托管人员办理一切人事代理手续,免除了员工的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对企业的责任心增强,更具工作热情。
(四)降低用人风险。与劳务派遣相比,用工单位(发包方)不用承担连带责任。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什么是外包劳务合同的相关法律知识了。综上可知,外包劳务合同,很多时候劳务合同可能都会进行外包,一定要按照合同来履行。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劳务派遣什么意思
首先明确劳务派遣的含义:劳务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用人单位)与派遣劳工(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把劳动者派向其他用工单位(用工单位),再由用工单位向派遣机构支付一笔服务费用的一种用工形式。除此之外的其他用工形式即非劳务派遣。
劳务派遣单位作为用人单位,需履行对劳动者的义务,包括订立至少二年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按月支付劳动报酬。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报酬。此外,劳务派遣单位应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明确派遣岗位、人员数量、期限、报酬及社保费用等,并承担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责任。
用工单位则需遵守国家劳动标准,提供劳动条件和保护,告知劳动者的工作要求和报酬,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及提供福利待遇,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并实行工资调整机制。用工单位不得将劳动者再派遣给其他用人单位。
咨询一下,什么是劳务分包合同
劳务分包合同的成立要件包括:
1. 合同具有两人以上,且各方均具有订立合同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
2. 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
3. 合同订立不违反法律规定;
4. 其他成立要件。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为:
1. 行为人在实施法律行为时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 意思表示真实;
3. 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合同成立的条件:
1.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
2. 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劳务外包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劳务外包属于承揽合同。外包用工是指发包人将其特定的工程或生产经营项目发包给承包人,由承包人招用劳动者来完成所承包的项目。承包人从发包人处获得项目及承包费用,赚取利润并为劳动者发放劳动报酬。本规定所称的承接服务外包业务是指接包方通过合同向境内外的企业、机构、组织或个人(以下称发包方)提供的信息技术外包服务、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服务等服务的行为。保密信息是指符合以下条件的业务资料或数据:
(一)接包方在承接服务外包业务过程中从发包方所获取;
(二)发包方采取了保密措施且不为公众知悉;
(三)接包方根据合同约定应当承担保密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