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房屋不动产登记最新政策
更新时间:2022-05-23 11: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由于农村政策完善较为落后及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很多农村房屋不动产存在登记不到位,管理混乱的现象,那么农村房屋不动产登记最新政策有哪些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农村房屋不动产登记最新政策
近日,国土局发布了相关文件,公布了2019年宅基地的一些新政策,其中,就有提到针对农村房屋的不动产权登记的问题,明确规定农村房屋有房产证的要进行不动产登记!
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是不动产登记的重要内容,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等相关文件的规定,各农村地区都要依法实施开展,给农民颁发统一的不动产权证书。
去申请宅基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登记首先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不动产登记申请书;申请人身份证明;不动产权属证书或土地权属来源材料;房屋符合规划或建设的相关材料;房屋平面图等有关不动产界址、面积等材料;另外还有其他一些材料具体地还是要去询问一下村集体;

二、
不动产登记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一)实行统一登记,将更好地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规范登记行为,方便群众申请登记,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从长远看,不动产登记机构统一后,将提高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企业和群众不用再分别跑几个部门进行登记,减轻当事人的负担。
(二)市国土部门负责土地登记管理,住建部门负责房屋登记管理,园林绿化部门负责林权登记管理,农业部门负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管理。各部门目前仍按原职责和程序发放各类旧版权属证书,待条件成熟后颁发新版权属证书。就是说,原来在哪办现在还在哪办。
(三)不过,新证书的内页中,登记的内容更详细,包括:权利人、共有情况、坐落、不动产单元号、权利类型、权利性质、用途、面积、使用期限等,内有多项防伪标记,并且标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监制”字样。
(四)不动产统一登记后,土地和房屋的登记将统一,不动产登记证书,即记载房屋的产权信息,也包括土地的使用权信息。比如房屋的建筑面积、土地的分摊使用面积等。而目前的房产证中,基本没有记载土地的相关信息。
三、
不动产登记证明
《不动产登记证明》是他项权证,用于证明不动产抵押权、地役权或者预告登记、异议登记等事项,由登记机构持有。比如,权利人在申请银行贷款时,可以申请登记机构向银行出具该证明文件,方便权利人贷款。若权利人产权有查封登记,则不颁发证书或证明。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农村房屋不动产登记最新政策的相关内容,建立完善关于农村房屋不动产登记管理体制是接下来的不动产登记的重点工作,应予以重视。如果还有什么法律问题需要了解的,可以咨询找法网律师进行处理。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农村房屋不动产登记有哪些规定
农村房屋不动产登记需依法进行。具体操作包括:1.向县级不动产登记机构提交申请;2.提供房屋产权证明、身份证明等材料;3.配合登记机构进行实地查看和调查;4.完成登记手续,领取不动产权证书。
农村住房不动产登记政策,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农村住房不动产登记政策如下:
1、房屋产权登记内容包括权利人的基本情况、房屋所有权、房屋的客观现状和土地使用权,并附有房屋和土地测绘图。权利人是单个自然人的,记录单个自然人的基本情况。权利人是多个自然人,同时记录多个自然人的基本情况。权利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的,记录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的名称和法定代表人。房屋的所有形式都是共有的,应明确共有的范围。特别是公共空间和设施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房屋的客观现状包括房屋所用土地的宗地边界、宗地面积、房屋位置、房屋结构和建筑面积;
2、需提交的材料有,房地产登记申请;申请人身份证明;房地产所有权证明或土地所有权来源材料;房屋符合规划或建设的相关材料;房地产界址、面积等相关材料,房屋规划等。
法律依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
第二十条
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自受理登记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办结不动产登记手续,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一条
登记事项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完成登记。
不动产登记机构完成登记,应当依法向申请人核发不动产权属证书或者登记证明。
有关农村房屋不动产登记
农村房屋登记原则:
1. 进行农村房屋产权登记时,必须将房屋产权与土地使用权同时登记,确保房屋所有权与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权利主体一致。
2. 在农村房屋登记过程中,各部门需密切协作,实现信息共享;同时,农村房屋登记机关需对房屋登记依据、条件、程序及内容进行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