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独资的所得税税率是多少
更新时间:2021-11-22 18:1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企业的类型有很多种,其中个人独资企业在市场上也是占了不少的比例的,毕竟这种类型的企业前期投入会比较少,当然在纳税方面也会有优惠的,税率跟别的企业不一样,那么个人独资的所得税税率是多少?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你介绍相关内容。
一、
个人独资的所得税税率是多少
个人独资企业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成立后,不需要向税务机关缴纳企业所得税,投资人只需要根据相关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投资人在取得收入后,应当按照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向税务机关缴纳相应的税款。

二、
个人独资企业具有哪些优势
(1) 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与解散和法人相比,这种聚散灵活的经营方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2) 个人独资企业涉及经营领域比法人更为宽,由于其一般规律较小,便于经营所以其能对法人组织难以涉足的社会经济生活部分进行必不可少的补充。
(3) 个人独资企业的出资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使其具有较强的商业信誉。
(4) 个人独资企业在税收方面比法人组织更占优势,国家只征收个人独资企业个人所得税,而法人企业需交的大额企业所得税,这对扶持和鼓励个人独资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
个人独资企业能破产吗
不能破产清算,但是可以解散。
依据我国法律规定个人独资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当解散;
(一) 投资人决定解散;定放弃继承;
(二) 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三) (投资人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无继承人或者继承人决;
(四)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解散后可对个人独资企业进行清算,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债务责任,适用《个人独资企业法》第十八条规定:“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在申请企业设立登记时明确以其家庭共有财产作为个人出资的,应当依法以家庭共有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第二十八条:“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后,原投资人对个人独资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仍应承担偿还责任,但债权人在五年内未向债务人提出偿债请求的,该责任消灭。”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个人独资的所得税税率是多少的相关内容。其实个人独资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已经非常优惠了,所以就没有必要再提供虚假的资料偷税、漏税了,早晚都会被发现的,这样的话不仅需要补齐税款,可能还会被罚款的。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个人独资企业的企业所得税是多少
1. 独资企业个人所得税由税务机关查账征收或者核定征收。采用查账征收方法的,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采用核定征收方法的,按企业销售收入乘上应税所得率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2.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本法。
3. 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其他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个人独资企业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公式
对个人独资企业征收个人所得税有两种征收方式:一是核定征收,二是查帐征收。
实行查帐征收方式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所得,其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
=
一个纳税年度收入总额
-
(成本
+
费用
+
损失
+
准予扣除的税金)。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特别要注意此处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指全年的,而且投资者的工资不得在税前扣除。
2008年3月1日起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者的费用扣除标准调整到2000元,虽然投资者3月的收入低于2000元,但费用扣除标准仍然按2000元计算。
根据上述原则计算出全年的应纳税所得额再适用税率计算出全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个人独资企业所得税税率如何计算?
一般情况下,个人独资企业税率是根据营业额来计算的,一共有五个等级。
一、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没有超过15000元的税率为5%。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二十五条 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
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扣缴义务人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
第二十六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可以直接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也可以按照规定采取邮寄、数据电文或者其他方式办理上述申报、报送事项。
第二十八条 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征收税款,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开征、停征、多征、少征、提前征收、延缓征收或者摊派税款。
农业税应纳税额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