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的法律程序是怎样的

更新时间:2021-11-12 11:49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夫妻之间的感情是需要用心经营的,如果夫妻感情破裂了双方是可以选择离婚的,离婚的时候需要对离婚的法定程序进行了解,离婚之后双方就会解除婚姻关系,那么,离婚的法律程序是怎样的?下面就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一、

离婚的法律程序是怎样的

  离婚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一是双方经过协商就孩子的抚养、财产的分割、债权债务的处理等事宜达成一致意见并签署书面离婚协议后,携带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本人的结婚证以及前述离婚协议书,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并领取离婚证。另一种是协商不成或者任何一方都不愿意协商,坚持离婚的一方可持诉状、结婚证、本人身份证、未成年孩子的户口或者出生医学证明以及其他诸如可以证明属于夫妻共有财产的房产证、车辆登记证书等证据起诉到居住地法院,要求法院判决离婚。

离婚的法律程序是怎样的

二、

起诉离婚流程

  离婚诉讼程序的步骤如下:

  1、起诉。起诉就是人们常说的告状。离婚案件的起诉,是指婚姻关系的一方向人民法院提出依法解除与对方婚姻关系的请求。

  2、审理。在开庭3日前通知当事人的姓名、案由和开庭时间、地点;开庭审理前,由书记员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审判人员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审判人员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是否申请回避,而后,开始法庭调查;法庭调查按照下列顺序进行;询问当事人和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和义务,询问证人,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询问鉴定人,宣读鉴定委员结论。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勘验笔录;法庭辩论,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双方互相辩论。

  3、判决。可以根据庭审情况再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后,即行宣判。人民法院审判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审判的,应当10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判决书。

三、

诉讼离婚诉讼与管辖

  离婚诉讼由一方当事人提起。案件管辖的一般原则是“原告就被告”,即原则上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离开住所地超过1年的,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1年的,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双方都是军人的,一般应由被告住所地或被告所在部队团以上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双方当事人都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的,一般由被告原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被告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满1年以上的,由被告被监禁地或被劳动教养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上述地域管辖是离婚案件管辖的一般原则,特殊情况下,按照《民事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可由原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以及被劳动教养或者被监禁的人提起的离婚诉讼,由原告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辖。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离婚的法律程序是怎样的内容,夫妻离婚,双方是可以协商一致进行协议离婚的,协议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进行起诉,人民法院会依法进行判决,若您还有什么法律上的问题,建议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老师我想咨询一下离婚法律程序
离婚分为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协议离婚的话,双方一起到民政部门登记离婚,30天后一起去领离婚证就可以。如果诉讼离婚的话,写起诉状,向法院提起立案,立案通过后交诉讼费之后,法院会安排调解,调解不成会开庭。一般开第1次庭不会判决离婚。
怎么走法律程序离婚
你好,协议还是诉讼离婚?
我想离婚,如何走法律程序
通常情况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律师解答动态
潘为律师
潘为律师
1分钟前
可以与对方先沟通协调,协调不成可以进行诉讼。
李军律师
李军律师
1分钟前
看是不是能查到的游戏公司
您好,公司强制要求提前退休违反《劳动合同法》,您可主张继续履行合同至法定退休年龄(女职工50周岁需核
在儿子婚前购房,那这是婚前财产。(只要不在婚姻存续期间,把房子卖掉重新买新房就好,买了新房子“洗房”
你也有错,既然收了人家给你买的衣服,为什么又拒绝
陆燕律师
陆燕律师
4分钟前
从法律角度看,你可以拒绝公司强制休假的要求。因为工作安排通常需双方协商,《劳动合同法》等规定,用人单
您好,建议和学校协商解决。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