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如何认定酒驾

更新时间:2021-10-26 15: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大家都知道肇事逃逸的行为是属于违法的,现在的车一般都买了保险,所以如果自己没有违章而出了交通事故又导致了重大损害的,不需要慌张,一旦逃逸,就有了刑事责任。有的人开车的时候是喝酒了,所以开车的时候发生了车祸,面对这样的情况下,那么肇事逃逸如何认定酒驾?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一一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肇事逃逸如何认定酒驾

  最好的办法是迅速及时地将其抓获归案,进行酒精含量检测;其他的办法,时过境迁,难以形成是否酒驾或醉驾的客观证据,警方即便根据其肇事前的行迹进行倒查,也只能证明其喝过酒,至于是否达到了酒驾、或醉驾的程度,仍然缺乏客观性的证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肇事逃逸如何认定酒驾 

二、

酒后驾车肇事逃逸的刑事处罚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关于酒后驾车的最新解释是: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重大交通事故是前提,构成犯罪是统称。这是刑法修订后给予执法者自由裁量的重要改变。这里没有讲“肇事”,就是将酒后、醉驾从交通肇事罪中否认出来,排除了“交通肇事过失犯罪”。所谓构成犯罪是以行为人主观构成和客观结果论的诠释。

  三、肇事逃逸情况分类

  肇事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明知自己发生了交通事故,为逃避事故责任,故意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一种违法行为。有两种情况:

  1、人和车都在事故发生后逃离事故现场;

  2、弃车逃逸,即当事人将车留在现场,人逃离事故现场。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肇事逃逸如何认定酒驾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我们可以了解到最好的办法是迅速及时地将其抓获归案,进行酒精含量检测;其他的办法,时过境迁,难以形成是否酒驾或醉驾的客观证据,希望大家可以明白。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上找法网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醉驾撞了人肇事逃逸怎么判
醉驾肇事逃逸的行为将会受到法律的严厉惩处。对于未构成犯罪的情况,公安机关会进行罚款和拘留;对于构成犯罪的情况,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并且因为逃逸导致的事故后果可能会面临更严厉的处罚,包括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建议立即停止逃逸行为,主动配合调查。
肇事逃逸被抓到了怎么判
逃逸行为一经抓获,将依法受到严惩。处理程序包括交警现场调查取证、移送公安机关逮捕嫌疑人、立案侦查后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等环节。逃逸情节的严重性可能导致肇事者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甚至面临更重的刑罚。
肇事逃逸找到人后怎么处理的呢
肇事逃逸行为违反法律法规,逃逸者应立即投案自首并接受调查处理。根据情节轻重,可能面临罚款、拘留或刑事责任。积极配合调查并主动赔偿受害人是减轻处罚的关键。逃避责任只会加剧问题的严重性。
律师解答动态
可以与对方先沟通协调,协调不成可以进行诉讼。
看守所电话打不通可能是正忙或设备故障。你可以换个时间再拨打试试,比如避开他们工作高峰时段。要是多次拨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分钟前
若抖音账号因色情引流被封,可在平台内找到申诉入口按指引填写申诉材料,清晰说明账号被误封情况,拿出能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4分钟前
可以要求单位补缴08年到16年的保险。单位为员工缴纳社保是法定义务,未足额缴纳的,员工有权要求补缴。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5分钟前
可以提离职。签了续签合同第二天提离职,需提前一定时间通知单位,试用期提前3天,非试用期提前30天书面
您好,这种情况如果你存在过错,那应该要进行赔偿,但是只赔偿基本的医药费,不会像同学妈妈所说的牙齿没弄
您好,这种情况你很有可能是被骗了,但是由于只骗了99元,所以我建议你直接放弃,下次多长个心眼就可以了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