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双倍赔偿金的6个条件
更新时间:2021-11-08 17:3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经济补偿金是在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情况下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补偿,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没有签订劳动合同。那么你知道劳动法双倍赔偿金的6个条件是什么吗?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
劳动法双倍赔偿金的6个条件
劳动法双倍工资补偿的情形,用人单位没有与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的。 《劳动合同法》中对双倍工资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二、
经济赔偿金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劳动法中规定双倍赔偿的条件: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双倍赔偿为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三、
经济补偿金怎么算
双倍经济补偿金是指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用人单位存在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情形的,劳动者都可以要求支付双倍赔偿金。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劳动法双倍赔偿金的6个条件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劳动合同双倍赔偿金的6个条件是怎样的
法律分析:双倍赔偿的6个条件具体如下:
1.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工作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2. 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 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 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的,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
6.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双倍赔偿金的6个条件是什么?
法律分析:双倍赔偿的6个条件具体如下:
1.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工作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2. 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 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 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的,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
6.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双倍赔偿金的6个条件劳动合同法,怎么样
双倍赔偿金的6个条件如下:
(一)劳动者主动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提出并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据特定条款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因特定情况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终止,但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原条件续订而劳动者拒绝的;
(六)劳动合同因特定情形终止的。
以上条件均符合时,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双倍经济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