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盗窃销赃5万怎么判

更新时间:2021-09-28 16:18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盗窃罪一般是指行为人使用非法手段,偷取、非法获得受害人的财物等个人物品。关于多次盗窃的量刑标准很多人不了解,那么多次盗窃销赃5万怎么判?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解答,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

多次盗窃销赃5万怎么判

  不适用数罪并罚。

  盗窃后销赃,属于事后不可罚的行为,故只能以盗窃罪处理。被盗物品的价格应以被盗物品价格的有效证明确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其中“情节严重的”是指案件涉及到盗窃、抢劫、诈骗、抢夺的机动车五辆以上或者价值总额达到五十万元以上的。

 多次盗窃销赃5万怎么判 

二、

盗窃没报案可以私了吗

  盗窃属于公诉案件,双方就不可以对刑事责任内容进行私了的。不过,对被害人进行赔偿取得谅解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违法犯罪轻微的,还可以免于处罚。

  相关法律知识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第七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行为人认罪、悔罪,退赃、退赔,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情节轻微的,可以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必要时,由有关部门予以行政处罚: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二)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三)被害人谅解的;

  (四)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2、《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 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三、

盗窃以销赃价认定数额吗

  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规定了盗窃罪赃物数额的计算方法,该条第七项规定:销赃数额高于按本解释计算的盗窃数额的,盗窃数额按销赃数额计算。在处理盗窃案件过程中,对于既有价格鉴定结论,又有销赃数额的情况下,依据该司法解释,司法机关通常会选择较高数额作为定案依据。

  但是,对于只有销赃数额,而赃物已经灭失,又无相关票据予以印证,从而无法对赃物进行估价的情况下,司法机关通常会以事实不清,无法认定盗窃数额为由,对案件作无罪处理。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多次盗窃销赃5万怎么判的相关内容。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盗窃案是公诉案件,受害人与犯罪分子是不可以进行私了的。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盗窃国家电缆多次怎么判
你好具体可以会见后了解情况,要看盗窃的金额来判断量刑
盗窃多次金颜20万以下怎么判
你好,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律师解答动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您好,您把具体事情跟我说一下哈,我来帮您分析分析,看看怎么解决。您详细说说事情的来龙去脉、涉及哪些人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分钟前
在读大专的女孩子没高考成绩也可以当兵。国家征兵政策允许在校大学生应征入伍,包括大专生。你可在征兵季通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4分钟前
一般来说,付过钱能否退要看和商家的约定。若合同有相关退款条款,按条款来。要是没约定,已付款且商家无违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9分钟前
村领导以九十年代账目不清为由不给办理退休手续不合理。您可先和村领导好好沟通,说明退休手续办理和过往账
刘江律师
刘江律师
14分钟前
1996年后参加工作的职工退休后并非一定不能领取独生子女费,不能领取可能是因政策调整、养老金计算方式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