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被告代理词怎么写

更新时间:2022-05-23 11:42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现实生活中,民间借贷大量存在,由此而导致的纠纷也不少。有的民间借贷,没有签订任何合同;有的虽然签订了合同,但规定不够详细,甚至因为合同无效而失去作用。那么借贷关系中被告的代理词又要怎么写呢?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民间借贷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资源丰富、操作简捷灵便的融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银行信贷资金不足的矛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显而易见,民间借贷的随意性、风险性容易造成诸多社会问题。向私人借钱,大多是在半公开甚至秘密进行的资金交易,借贷双方仅靠所谓的信誉维持,借贷手续不完备,缺乏担保抵押,无可靠的法律保障,一旦遇到情况变化,极易引发纠纷乃至刑事犯罪。由此看来,民间借贷也必须规范运作,逐步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民间借贷被告代理词怎么写

  二、民间借贷被告代理词

  审判长、合议庭:

  我受xxx律师事务所指派,接受被告弓XX的委托,依法参加了金XX诉弓XX民间借贷纠纷一案的庭审,现结合案件事实、证据材料及庭审情况发表以下代理意见:

  二、本案中涉及的第一笔借款被告早已连本带高利超额还清,后两笔借款原告根本未履行其出借义务,其无权向被告主张偿还借款。

  虽然原告一再掩盖事实真相,企图以表面合法并看似完美无缺的虚假证据讹诈被告钱财,但是,事实真相总会通过蛛丝马迹的线索证据反映出来,本代理人除答辩状答辩意见之外,补充以下几点意见:

  〔1〕原告在其亲笔书写的民事起诉状中,明确写明:“弓XX于2015年10月1日又借款150万元”,可在法院给其做的询问笔录及开庭审理中,原告又说是在2015年4月2日对以往借款的清算汇总明显相矛盾;

  〔2〕原告的询问笔录及及女儿当庭作证均陈述借款有现金有转账,原告还陈述转账有几十万,可至庭审结束也未见原告提交给被告哪怕一分钱的转账凭证,只能说明原告没有给被告转过钱,原告及其女儿均在撒谎;

  〔3〕庭审中明确说是2015年4月2日清算后签订了借款合同,可原告询问笔录明确说借款合同是2015年4月1日签订的,借款合同落款日期也是2015年4月1日,很明显二者不可能同真,此外,后两张借条形成时间分别是2015年11月1日及2015年12月6日,可原告非让被告把落款日期写成2015年8月31日及2015年10月1日,很明显就是为了掩人耳目,掩饰其没有履行出借义务,掩饰本案是高利贷中的高利贷这一事实,被告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在2015年10月1日没有和原告见面;

  〔4〕原告询问笔录中说4月1日算账时候被告欠170多万,庭审中原告方又说4月2日清算时被告欠其156.11万元,前后不一致,询问笔录中说2015年4月1日之后的9笔还款是还170多万的借款,庭审中又否认这一说法,说有5笔是还的原告信用卡,原告的信用卡是被告在使用,前后严重矛盾,作何解释?只能证明原告在努力编造完美谎言,妄图欺骗法庭;

  〔5) 关于借款利息方面,原告的诉状及询问笔录里均说没有约定利息,在解释不过去的前提下,庭审中又说150万元借款约定的是3分月息,显然前后矛盾,是在掩盖原告总共只在2011年提供给被告30万元借款的事实且系超高利息的事实(平均月息超过7分);

  〔6〕2015年12月6日欺骗被告出具借条,在2015年12月8日即向法院起诉,只能说明原告早已居心叵测,早要做好讹诈被告的准备;

  〔7〕9万元借条形成的时间、地点原告在询问笔录中也是一派胡言,实际形成时间在2015年11月1日,是原告女儿金丽和杨巧玲在长兴路国基路欺骗被告出具的借条,原告根本未履行其出借义务;

  〔8〕原告至今不能讲明150万元借款到底是何时、何地通过何种方式提供的借款?借款用途是什么?借款来源?原告明明说有转账部分,为何让被告注明现金已收?既然2015年的150万元借条是对以往债务的汇总,那么,为何又拿出早在2011年5月27日的借条起诉被告?如果像原告所述,在150万元借款被告未还的前提下,原告可能会再次向被告提供9万元借款么?符合逻辑么?只能证明被告别有心机,企图最大化地讹诈被告。

  〔9〕两个证人,一个是原告女儿,一个是和原告女儿有亲密关系超过朋友意义的人,当庭作证内容和提交的证人证言有根本性不一致地方,如被告是何时通过谁把原告的信用卡还给原告的等,且原告10组证据,开庭前只提交借条证据,其余证据开庭才提交,搞证据突袭,明显系想糊弄法庭和被告,意图以这种方式搞欺骗为人所不齿。

  综上所述,实际情况是原告只向被告提供过2011年5月27日的30万元借条,且被告是盖房用,并不是原告询问笔录中所述用于工地,被告也早已按照月息超过7分的利息还清。

  三、人民法院应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以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通知(法【2011】336号)中明确规定:“七、注意防范、制裁虚假诉讼。人民法院在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过程中,要依法全面、客观地审核双方当事人提交的全部证据,从各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关联程度、各证据之间的联系等方面进行综合审查判断。对形式有瑕疵的“欠条”或者“收条”,要结合其他证据认定是否存在借贷关系;对现金交付的借贷,可根据交付凭证、支付能力、交易习惯、借贷金额的大小、当事人间关系以及当事人陈述的交易细节经过等因素综合判断。发现有虚假诉讼嫌疑的,要及时依职权或者提请有关部门调查取证,查清事实真相。经查证确属虚假诉讼的,驳回其诉讼请求,并对其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依法予以制裁;对于以骗取财物、逃避债务为目的实施虚假诉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15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6条第2款:“被告抗辩借贷行为尚未实际发生并能作出合理说明,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借贷金额、款项交付、当事人的经济能力、当地或者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当事人财产变动情况以及证人证言等事实和因素,综合判断查证借贷事实是否发生。”等其他条文也有类似规定。本案原告在以非法手段获得一些非法虚假证据后,立马起诉原告至人民法院,混淆视听,企图以表面合法债务追讨的方式来获得其不可告人的非法目的,本案原告存在虚假诉讼、恶意诉讼的情形,人民法院应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让中央提出的让老百姓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的司法要求在本案中体现出来 !

  以上代理意见,请考虑采纳!

  代理人:xxx

  2018年 6月16 日

  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民间借贷被告代理词怎么写的内容。根据上文内容我们可以得知,合法的借贷关系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如果明知借款人借款用于诈骗、贩毒、吸毒等非法活动,仍予以出借的,国家法律不予保护,出借人不仅得不到债权,还会受到民事、行政乃至刑事法律的制裁。自然人之间民间借贷被告代理词案例,如果您还有疑问,欢迎上找法网咨询专业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民间借贷纠纷被告代理词
民间借贷纠纷的代理词结构 1. 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代理词的主题,如“关于XX民间借贷纠纷案的代理词”。 2. 序言:在代理词的开头,需简要介绍当事人的基本信息、案件的受理情况、代理人的身份及代理权限等,为后续的陈述奠定基础。 3. 正文:这是代理词的核心部分,需详细阐述代理人的观点、当事人的主张、反驳对方的主张等内容。正文应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确保法院能够全面、准确地理解案件情况。 4. 尾部落款:在代理词的结尾处,应明确注明代理人的姓名、所属单位、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并注明代理词提交的日期。 在民间借贷纠纷中,当事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由代理人在代理词中为当事人辩护。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无诉讼行为能力人应由其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而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则可以委托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近亲属或工作人员、社区推荐的公民等作为诉讼代理人。在委托他人代为诉讼时,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明确委托事项和权限。
民间借贷被告律师代理词
你好,代理词,建议你委托律师帮助你。请电话或者当面沟通。
民间借贷案件代理词怎么写,具体的法律规定
民间借贷纠纷的代理词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1、首部; 2、序言; 3、正文; 4、结束语 首先要有确切的标题对审判长和审判员的尊称,序言说明代理人出庭的合法性,代理人对本案作的准备工作,表明代理人对本案的基本看点,正文是代理词的核心内容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律师解答动态
代海侠律师
代海侠律师
20分钟前
您好:小区无红绿灯十字路口电动车与小车相撞的主要责任判定,需依据双方的行驶行为及相关让行规则等来综合
代海侠律师
代海侠律师
22分钟前
您好:这种情况通常会构成不当得利,严重时或涉及违法。关于是否构成不当得利依据《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
赵冠南律师
赵冠南律师
39分钟前
彩礼这个是要根据多少来定,也要看发生的事情我会指导处理,要回复一下
你好,你想解决什么法律问题呀,具体描述进一步给出方案
你好,可以先双方协商沟通,不行可以诉讼调解
你好,你有什么法律问题具体沟通,不合理可以诉讼的
这种可以去劳动局仲裁,特别是试用期出现问题的。回复了跟我详细沟通指导
你好,你是咨询什么事情的,可以具体描述,双方有没有协商调解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