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证房屋拆迁补偿标准的法律规定

更新时间:2022-05-23 11: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现在的房产市场中,有很多没有证的房屋,无证房屋拆迁的时候如果不给予安置补偿肯定是不妥当,但是法律对房屋拆迁补偿的实施对象是房屋权利人。那么关于无证房屋拆迁补偿标准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呢?下面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一、关于无证房屋的法律规定

  1、无证房屋权利归属

  首先要明晰的就是无证房屋的权利性质。如果房屋已经办理权证,那么房屋所有人就由不动产的物权。如果是没有办理权证的房屋,房主没有无权。因为无证房屋没有进行产权登记,物权未设立,只有等到权证办理完毕之后权利人才能取得完整的权利。尽管我国法律并无明确规定期待权的相关权能,但就法理而言权利人对无证房屋的期待权应当具有可转让性、可继承性。

  2、无证房屋现状

  无证房屋面临拆迁的现象并不少,而房屋的权证何时能办妥遥遥无期,如在权证尚未办毕时,该房屋又面临拆迁时,就容易滋生纠纷。随着经济房价的飞涨,房屋拆迁时,拆迁部门所支付的补偿金往往高于房屋的交易价格。因此,无证房产只能享受有限的保护,产权人应该及时办理房产证明。

  3、无证房产拆迁补偿考虑因素

  可以考虑建造的时间、当时的立法状况、当时执法机关是否存在不作为等因素综合制定无证房屋的征收补偿方案。

  ①严重违反城乡规划及土地管理法或明知已经发布征收公告或者即将被征收而恶意抢建的房屋可以不予补偿。但无论被征收人的房屋是否属于违建,对被征收人的土地使用权都应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

  ②房屋建造的时候是合法的,但没有合法产权证明,是由于不可归咎于其自身的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且如果被拆迁人在上述房屋内已长期生活居住,应当得到合法补偿安置。

  二、无证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1、房屋拆迁补偿一般包括两类:

  ①房屋补偿费(房屋重置费),用于补偿被拆迁房屋所有权人的损失,以被拆迁房屋的结构和折旧程度划档,按平方米单价计算;

  ②周转补偿费,用于补偿被拆迁房屋住户临时居住房或自找临时住处的不便,以临时居住条件划档,按被拆迁房屋住户的人口每月予以补贴。

  2、房屋拆迁补偿方式分为两种:

  ①补偿方式可以实行货币补偿,也可以实行房屋产权调换,或者实行货币补偿与房屋产权调换相结合的形式。

  ②补偿的金额,根据被征收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结构、新旧程度、建筑面积等因素,以房地产市场评估价格确定。

  上文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无证房屋拆迁补偿标准的法律规定。每个地方的拆迁补偿标准是不一样的,政府部门会根据当地的拆迁管理办法进行估算、赔偿。您可以查看拆迁公告的具体规定,也可向当地土地部门咨询。如果有异议,可以申请行政裁决。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征地拆迁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66185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房屋拆迁怎么补偿
房屋拆迁怎么补偿
房屋拆迁补偿
五保户住院需要缴费吗?
五保户住院不需要交钱。农村五保户的医药费报销:农村五保户在区乡定点医院住院取消起付线,先由定点医院对其基本药品目录内住院总费用优惠5%,再由新农合正常补偿,剩余
丈夫去世了没有遗书有一套房产这套房产应该如何分配父亲已经去世
针对丈夫未立遗嘱去世的房产分配,常见处理方式有法定继承和协商分配。若无争议,可选择法定继承,由继承人平均分配。若存在特殊情况或争议,可通过协商确定各继承人分配份
寄快递要求要保险金
寄快递时购买保险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对于价值较高或易损的物品。购买保险可以为您提供一定的风险保障,在物品丢失或损坏时能够得到相应的赔偿。但请注意,购买保险时应仔细
你好我是一个农民,我现在得了一个大病股骨头坏死,没有生活能请问可以办理低保吗
申请低保时,需准备相关证明材料,如身份证、诊断证明、收入证明等。提交申请后,民政部门会进行核查,若符合条件,将给予低保待遇。若申请被驳回,可了解具体原因,并提供
交通事故构成伤残等级,事故认责各承担50%,可以索赔多少
交通事故伤残索赔常见处理方式包括协商、调解和诉讼。协商快速简便,调解可由第三方协助,诉讼则通过法院裁决。选择时需考虑时间、成本、效果等因素,以及个人情况和实际需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