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款是不是夫妻共同债务

更新时间:2022-05-23 11:4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41条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是指在婚姻关系期间,夫妻双方或一方为维持共同生活的需要或处于共同生活的目的所负的债务。

  王某与陈某于2010年结婚。婚后,陈某在家操持家务,王某在某厂做业务员,常年在外跑业务。由于夫妻二人聚少离多,感情淡漠,加之陈某在与王某的父母共同生活的过程中,经常因生活琐事入情入理矛盾,两人也为此多次发生争吵,导致夫妻关系恶化。2014年5月,陈某提出离婚,王某同意离婚。在分割财产的过程中,两人发生争执,诉至人民法院。王某提出,婚后其为跑业务曾向所在单位借款15000元,至今尚未偿还。该项债务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陈某认为,该项债务属于王某的个人债务,应由其本人偿还,自己不应承担。

  业务款是不是夫妻共同债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41条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是指在婚姻关系期间,夫妻双方或一方为维持共同生活的需要或处于共同生活的目的所负的债务。由于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为夫妻双方共同所有,除双方另有约定之外,对于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双方有平等的处理权。债务人有权要求夫妻任何一方清偿全部债务。夫妻一方单独所负的债务,是指夫妻一方在婚前所负的债务或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为了满足自己生产经营的需要和个人生活的需要所负的债务。

  在本案中,焦点就在于王某为外出跑业务向单位借款所负的债务的性质是夫妻共同债务还是个人债务。判断该债务的性质的关键是看其是否为夫妻共同生活的需要所负的债务,不能仅仅以债务是谁经手或出面的表面现象来判断。王某与陈某结婚后,王某在某工厂做业务员,陈某没有工作,在家操持家务,王某的劳动收入用于维持夫妻和家庭的共同生活。王某在工作期间,为工作需要向所在单位借款所负的债务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发生的,属于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由夫妻共同偿还。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债权债务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31449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是不是夫妻共同债务
原则上是夫妻共同债务,但如果能证明没有用于家庭开支可以不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
夫妻共同债务
1、只要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产生的债务一般都认定为共同债务。这是不予是否生活在一起为转移的。 2、你们的房子如被查封,你们还是可以居住的。
夫妻共同债务
非夫妻共同债务,由个人承担!数额较大的,银行可能会走司法程序!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妻子欠债丈夫要还吗
妻子欠债丈夫要还吗
夫妻债务案例
使用音响干扰器干扰广场舞是否违法?
遇到这种情况,应当报警处理
产假能提前两个月休息吗?公司不同意怎么办?
你好,女职工产假期间,无论是用人单位支付产假工资还是女职工享受生育生活津贴,用人单位和女职工本人仍应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缴纳单位承担的部分,员工个人承
农业用地转工业用地具体办理程序如何?
应向规划部门报送审批手续
小孩放学后父母接出幼儿园游乐场玩受伤幼儿园有责任吗?
法律分析:小孩子在幼儿园受伤的,幼儿园的管理人员如能证明自己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如无法证明的,应当向受害人承担赔偿责任。如因第三人造成的人
就是在快手上看直播做活动,188一台苹果手机,要求退款,卖家要求确认收货才能退款
你好,是否可以退款要看商品是否有问题,另外还要看合同的约定。
投诉34路车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打12333,有详细解答
请问商品宣传和实物使用说明上写的不一样算不算虚假宣传啊
产品说明与实际不符构成虚假宣传,是可以要求赔偿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
同一病房住了几天了有一人确诊肺结核
法律分析:建议您在发生事故后一年内到劳动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