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征遗产税

更新时间:2022-05-23 11: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在我国,关于要不要开征遗产税,社会各界一直争论不休,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更多普通人担忧的是,遗产税是否会和个人所得税一样,征不到巨富的财富,却将工薪阶层套牢,那样将不能发挥遗产税调节贫富...

  在我国,关于要不要开征遗产税,社会各界一直争论不休,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更多普通人担忧的是,遗产税是否会和个人所得税一样,征不到巨富的财富,却将工薪阶层套牢,那样将不能发挥遗产税调节贫富分化的作用。

  在我国,关于要不要开征遗产税,社会各界一直争论不休,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力挺派社会公平的调节器支持派认为,遗产应纳税有很多的原因,除了西方有财富归属上帝的说法外,有认为个人财富的累积是因为有了国家的保护,因此应该纳税;有认为个人能积累大额财富,肯定是生前偷税漏税,因此死后应该征税。我国当前的基尼系数显示贫富分化形势严峻,必须加以调节,在这方面,遗产税被寄予厚望。支持者还认为,遗产税的实施将鼓励社会捐赠、强调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于培育社会道德、发展科技文化作用巨大,引导富人不是简单地将财产留给后代。比如2001年,为了摆脱经济困境,美国总统布什曾提出取消遗产税的计划,却首先遭到了一些巨富的反对,120名最有钱的美国富翁主动上书国会,要求继续征收遗产税,造福穷人。反对派公然“掠夺”私人财产质疑者则认为,遗产税的实施是对私人财富的无理剥夺,是国家利用公权力掠夺了原属于个人的财富,是“损私肥公”的行为。这将大大降低人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不利于社会创新和发展。同时,全球化为资本与人才的全球性流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各国为了争夺资本与人才,纷纷精简税制,降低税率。如果实施遗产税,将会主动地将富人推往国外,面临财富和人才的双流失。更多普通人担忧的是,遗产税是否会和个人所得税一样,征不到巨富的财富,却将工薪阶层套牢,那样将不能发挥遗产税调节贫富分化的作用。温和派等待时机成熟考虑征收温和派看到了遗产税立法的两难境地,有人主张等待时机成熟后再征收,有人认为起征点和税率应更趋于合理,应当考量我国地区、城乡差异;或者认为一套房屋继承应免税,莫让遗产税变成“人头税”。有媒体调查显示,我国大陆70岁以上老人认为遗产税的起征点应该是1000 万元,在北京、上海等地,一套普通的市区房屋可能就价值几百万元到上千万元。温和派主张,在综合考量遗产税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制定出的遗产税应确保是对巨富的征收,莫变成与民争利。同时,应将税款专款专用,实现“劫富济贫”的目的,征收富裕群体来补偿穷人。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关于最新版遗产税草案的详尽内容
遗产税草案的出台和实施,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税收制度,增加税收来源,促进税收公平。同时,遗产税也有助于调节社会财富分配,减少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然而,遗产税的实施也需要考虑其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确保税收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现在还有遗产税吗?
在我国,遗产处理主要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若未开征遗产税,则无需考虑税务问题。在遗产处理过程中,首先需确定遗产的范围和价值,接着依照遗嘱或法定继承顺序进行分配。若存在争议,可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等方式解决。同时,也需重视保护继承人的合法权益,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现在遗产税是多少,有哪些规定
法律分析: 一、遗产继承税的计算方式: 1. 应征遗产税总额的计算公式为:应征遗产税总额=应征税遗产净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 级别、应纳税遗产净额、税率及速算扣除数的具体数值如下: - 不超过50万的部分,税率为10%; - 超过50万至200万的部分,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5万; - 超过200万至500万的部分,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为25万; - 超过500万至1000万的部分,税率为40%,速算扣除数为75万; - 超过1000万的部分,税率为50%,速算扣除数为175万。 二、遗产继承税的征收类别: 1. 总遗产税制:针对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财产价值进行征税,纳税义务人为遗嘱执行人或遗产管理人。 2. 分遗产税制:在被继承人死亡后将遗产分给继承人后,对各个继承人分得的遗产进行征税。纳税义务人为遗产继承人,税负大小根据继承人与被继承人之间的亲疏关系确定。 3. 混合遗产税制:对被继承人的遗产先征收遗产税,在税后遗产分配给各继承人时,再就继承人的继承财产额征收一次继承税。
律师解答动态
起诉就到被告所在地法院提交材料就可以了。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4分钟前
没办入学手续,理论上有转学制的可能。你得和学校沟通,说明想从六年制转三年制的想法和原因。若学校有相关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4分钟前
这种情况可以尽快去法院修改预留号码。你带上能证明身份的材料,直接前往法院办事窗口,跟工作人员说明情况
你好,你可以拿着证据去法院起诉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