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更新时间:2012-12-26 15: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枣庄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枣庄市统计局2007年1月30日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应对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局良好,国民经济

枣庄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枣庄市统计局
2007年1月30日

  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应对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局良好,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朝着又好又快方向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并经省统计局认定,全市生产总值(GDP)完成757·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8·48亿元,增长6 %;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83·62亿元,增长17·4%;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05·78亿元,增长17·9%。三次产业比例为9·0:63·8:27·2。人均生产总值突破2万元,达到20936元(按现价汇率折算为2684美元),比上年增加3155元。
  企业宏观景气状况改善。宏观经济景气指数143·02%,上升0·17点;企业景气指数143·93%,上升0·54点。
  经济发展活力和协调性增强。加大对非公有(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非公有(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非公有(民营)经济增加值403·8亿元,增长20·8%,占GDP比重为53·3%,提高1·7个百分点;户数10·25万户,增长12·9%;从业人数44·09万人,增长10·3%;注册资金222·06亿元,增长24·7%;纳税额37·43亿元,增长43·4%,占税收总额的56·3%,上升4·1个百分点。
  全社会用电量增幅加快。全年全社会用电量82·1亿千瓦时,增长17·2%,增幅加快13·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用电2·76亿千瓦时,增长27·8%;第二产业68·88亿千瓦时,增长17·4%;第三产业4·37亿千瓦时,增长27·9%;居民生活用电6·09亿千瓦时,增长5·8%。
  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931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2%。帮助“4050”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3398人。努力搭建市场运作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新机制,形成了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和权益维护三位一体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模式。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结构不尽合理,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外向度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压力大,社会保障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等等。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全年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127·84亿元,增长6·1%。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比例为65·0:2·6:27·2:2·4:2·8。粮经比例为63·4:36·6。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平均降雨833·7毫米,年末耕地面积23·97万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41·48万公顷,增长2·6%。农作物复种指数达到223·4%,上升3·3个百分点。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6·31万公顷,增长4·8%;粮食总产量179·76万吨,增长12·6%。全年新造林7810公顷,新建完善农田林网20452公顷,新育苗404公顷,年末林木蓄积量465·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9%。猪、牛、羊、家禽出栏分别为130·07万头、4·95万头、184·56万只和7324·12万只,分别增长6·4%、4·0%、3·7%和3·1%。年末生猪存栏88·24万头,牛存栏9·69万头,羊存栏128·07万只。水产养殖面积7674公顷,增长4·0%;水产品产量4·35万吨,增长3·0%。
  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年末扩大改善灌溉面积1·49万公顷,发展节水灌溉面积0·56万公顷,增加除涝面积0·15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平方公里。农用机械总动力208·96万千瓦,增长4·9%。农用汽车0·37万辆,拖拉机3·67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8775台,占拖拉机保有量的23·9%。小麦、玉米联合收获机3843台,增长12·2%。落实区(市)级以上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86万元,带动农民农机投资1·2亿元。全年农村用电量21·62亿千瓦时,增长12%。化肥使用量(折纯)21·61万吨,增长22·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3·82亿元,增长24·8%。其中,轻工业增加值94·03亿元,增长26·3%;重工业299·79亿元,增长24·3%。主要行业逐渐壮大,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完成增加值115·73亿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2·39亿元,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9·19亿元,纺织业14·57亿元,农副产品加工业13·75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进一步增加。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07家,比年初净增162家;资产721·76亿元,增长23·7%。
  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74·67亿元,增长47·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2·26%,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效益稳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9·17%,上升0·8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1282·75亿元,增长32·4%;利税170·26亿元,增长36·8%;利润93·15亿元,增长40·4%。
  骨干行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煤炭、水泥、炼焦三大行业增加值154·3亿元,增长14·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9·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5·8个百分点,贡献率23·5%。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电器机械制造、专用设备制造四个行业增加值45·1亿元,增长54·0%,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1·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5·0个百分点。
  建筑业生产稳定增长。三级及以上资质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77·05亿元,增长11·1%。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增幅理性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1·1亿元,增长20·7%。其中,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17·2亿元,增长20·5%。
  投资结构更趋合理。第一产业投资6·4亿元,增长45·5%;第二产业投资212·3亿元,增长12·9%;第三产业投资98·4亿元,增长41·8%。第一、三产业投资增幅分别快于第二产业32·6和28·9个百分点。[page]
  重点建设成就显著。1000万元以上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79·8%。85个计划过亿元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00·5亿元。
  房地产开发投资平稳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24·6亿元,增长6·1%。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在政府继续实施启动内需等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00亿元大关,达204·4亿元,增长16·0%,增幅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分区域看,城市市场实现129·4亿元,增长16·2%;农村市场实现75·0亿元,增长15·5%。分行业看,批零贸易业实现161·8亿元,增长15·0%;住宿餐饮业实现34·3亿元,增长21·8%。
  个体经济市场份额不断提高。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23·3亿元,增长14·5%,拉动总额增长3·1个百分点;个体经营户实现零售额145·3亿元,增长16·8%,拉动总额增长11·8个百分点。

六、对外经济

  招商引资迈出新步伐。新签市外投资项目合同736个,实际利用外来资金193·5 亿元,增长20·8%。其中实际到位固定资产投资150·8亿元,增长15·7%。
  利用外资有所增长。新批利用外资项目47个,减少14个,合同利用外资金额26539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328万美元,分别增长15·3%和1·5%。
  出口规模实现突破。进出口总额4·74亿美元,增长27·4%。其中出口突破4亿美元,达4·16亿美元,增长32·6%。进口0·58亿美元,下降0·1%。出口额中,一般贸易3·39亿美元,增长21·1%;加工贸易0·77亿美元,增长126·6%。
  对外经济合作稳定发展。对外新签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3个,合同额1200万美元,实现营业额180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公路客运量5105万人,旅客周转量279460万人公里,分别增长23·1%和25·9%;公路货运量5268万吨,货物周转量369495万吨公里,分别增长18·7%和19·4%。水路货物运输量173万吨,水路货运周转量101694万吨公里,分别增长26·2%和34·8%。港口货物吞吐量877·9万吨,增长103·5%。
  公路运力结构优化。营业性机动车33393辆。其中,客车2276辆,减少338辆,其中客运出租汽车932辆,减少88辆;货车31117辆,增加16441辆。
  民用汽车发展加快。年末全市民用汽车139014辆,其中本年新注册汽车13714辆。年末私人汽车111066辆,其中新注册10136辆。年末私人轿车26384辆,其中新注册4546辆。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交通基础设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668万元。其中,国省干线投资49030万元,农村公路投资16500万元,场站投资8600万元,专项工程投资6538万元。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641公里(包括村道)。其中,高速公路115·2公里,一级公路220·1公里。全市村村通油路工程660公里,96·1%的行政村通上了柏油(水泥)路。
  邮电通信业发展较快。电信业务总量41·60亿元,增长35·3%。固定电话用户101·99万户,增长21·1%。移动电话用户131·26万户(含小灵通10·62万户),增长20·5%。电话普及率63部/百人,增加10部。计算机互联网用户73392户。
  旅游业蓬勃发展。全年接待国内游客543·2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境外入境人数1·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旅游创汇收入118·4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4%。旅游综合收入28·29亿元,比上年增长23%。

八、财税、金融、保险和证券业

  税收收入大幅提高。税收收入(国税和地税)66·50亿元,增长32·9%。税收占GDP的比重8·8%,上升0·9个百分点,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境内财政总收入75·98亿元,增长36·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7·00亿元,增长31·4%。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增值税(25%部分)增长24·6%,营业税增长42·4%,企业所得税增长81·0%,个人所得税增长34·6%。财政收入质量稳步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4·9%、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的比重74%,分别提高0·4和0·8个百分点。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21·38亿元,比年初增加55·99亿元。其中,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261·59亿元,增加34·31亿元。年末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289·63亿元,比年初增加31·01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120·22亿元,增加21·21亿元。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保费收入突破9亿元,达到9·3亿元,比上年增加1·39亿元,增长17·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实现2·18亿元,增长6·9%;寿险保费收入实现7·12亿元,增长21·2%。保险经营主体不断增加,新增2家保险公司和1家中介机构,经营主体发展到16家。其中,保险公司11家,中介机构5家。
  证券交易增幅翻番。年末股民交易户数4·4万户。全年股票交易额139·6亿元,增长200·9%。

九、科学技术

  科技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争取国家级项目13项,省级项目34项,获国家、省扶持资金871万元;安排市级各类计划172项,扶持资金790万元,带动社会投入科技研发资金2·1亿元。
  技术引进与科技交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签订技术合作合同51项,科技投资合同22项,引进资金12亿元。
  科技服务“三农”成效显著。培育农业高新技术园、马铃薯栽培特色园、食用菌推广示范园、科技示范基地等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0个,科技示范镇6个,示范村25个,示范户500个。开发了5个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推广了200余项农业技术。
  科研开发取得新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5项。评选市级科技进步奖125项,其中,应用技术成果122项,软科学成果3项。高新技术企业68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68 家(3 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同时是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新增高技术产品85个。取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page]
创新基金项目1项,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3项,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5项。
  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完善。已建成生产力促进中心6家,民营科技企业100家,新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培养市级学科带头人15人。

十、教育、文化、广播、卫生和体育

  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发展取得新突破。枣庄学院规模继续扩大,教职工人数858人,招生4357人,其中本科2388人,专科1969人,毕业3271人,在校生10437人。新成立枣庄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工人数693人,专科招生1034人。职业与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素质教育、义务教育全面推进,中等专业学校招生21843人,毕业生14009人,在校生57499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招生8278人,毕业生3885人,在校生20810人。普通高中招生26826人,毕业27195人,在校生80649人。初中招生60718人,毕业生60064人,在校生196142人。小学招生44295人,毕业生59590人,在校生292526人。普通高考本科录取7799人。其中,20人考入北大、清华;专科录取11538人,录取率66%。技术教育稳步发展,全市有技工学校8所,教职工898人,招生8667人,毕业3295人。
  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各项事业繁荣发展。年末专业演出场所3个,公共图书馆7个,文化馆7个,博物馆7个。档案馆8个。全市现有广播电台3座,电视台2座,中波转播台1座,电视差转台6座,广播电视监测台1座,有线广播电视传输中心一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89·4%,有线电视传送45套电视节目,有线电视用户达35万户。国内统一刊号的机构5家,出版报纸2896万份,出版国家正式刊号的图书28种6·4万册,出版省内部资料13种。
  卫生事业得到加强。卫生机构(不含诊所)157个,床位数10529张,卫生技术人员数13932人,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6272人;其中医院68个,床位数8053张,卫生技术人员数8822人,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3702人;卫生院55个,床位数1888张,卫生技术人员数3683人,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1780人;妇幼保健院7个,床位数396张,卫生技术人员数619人,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330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个,卫生技术人员数398人,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260人。
  体育事业成绩突出。竞技体育取得新进展,在世界青年锦标赛中,我市运动员蒋侠获63公斤级举重第1名,刘辰获52公斤级跆拳道第3名。组织406名运动员参加了21届省运会,获金牌19枚、银牌26·5枚、铜牌53枚,总分1274·25分。金牌数全省排名第9位、总分排名第7位,加上优秀运动员带入分数共计1382·25分,排在全省第8位。成功承办全国首届青少年乒乓球邀请赛、全国公开水域钓鱼比赛、全国少儿门球比赛和全国体育健身秧歌大赛等4项国家级赛事,扩大了枣庄的知名度、开放度和影响力。群众体育再创辉煌,全年共有1个单位和1人获得国家
体育总局表彰,有17个单位获省级表彰,8人获省以上表彰和记功。以“三大工程”建设为主线,大力推进农村体育工作的开展,先后投入78万元为104个村安装了104件(套)体育健身器材。
  测绘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市C级GPS网和Ⅲ等水准网建成并投入使用。测绘队伍28家,全自动测量仪器118台,其中GPS卫星接收机达到37台(套),影像、图形扫描仪、绘图仪38台。全年完成平面控制测量263点/488·2公里,高程控制测量296·2公里,测绘各种比例尺地形图76·1平方公里/1008幅,数字化地图682幅/504兆比特,编制、提供各种地图11198幅。全年完成测绘生产总值1414·25万元。
  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取得新成效。新认定山东省名牌产品11个,山东服务名牌1个,山东质量管理奖1个,国家免检产品3个。89家企业的92个产品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对69条违规新上机立窑生产线进行了清理。
  防震减灾水平进一步提高。地震监测达7台5项12套,达到地震前兆监测能力A类;测震台网监控到2·0级,定位精度达到B类。

十一、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成绩显著。城市建设投资43·5亿元。其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16·5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27亿元。新城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9亿元,全市新增建成区面积3·8平方公里。新增供热面积78·5万平方米,新增公交运营车辆87辆,新增城市道路面积125万平方米,新增路灯2532盏,新增城市公共绿地90公顷。城市建成区供水普及率98·5%,日供水能力77·9万立方米;集中供热面积658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50%;市驻地万人拥有公交车辆17·2标台;城市人均道路面积17·5平方米;城区亮灯率99%;城市绿化覆盖率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6平方米。

十二、资源、环境保护

  土地结构基本稳定。全市土地总面积456·48千公顷(684·73万亩)。其中,农用地335·97千公顷、占总面积的73·6%;建设用地74千公顷、占总面积的16·2%;未利用土地46·35千公顷、占总面积的10·2%。
  资源开发进一步加强。全市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有36种,现已开采16种,其中煤、石膏、石灰岩是优势矿产,天青石是全省唯一的矿产地。已探明煤矿区98处,总资源储量19·78亿吨。探明铁矿资源储量4884·3万吨,探明铜矿矿石量资源储量15·7万吨,探明铝土资源储量164·5万吨,探明石膏资源储量4·8亿吨。
  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2006年创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1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3个,全市省级以上环境优美乡镇累计达到15个。在15家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其中5家企业已通过省级清洁生产绩效考核。按照《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要求,对23家企业实施了废水治理再利用工程,投入治理资金9000余万元。通过治理,部分企业实现了零排放,有效的减少了水污染物排放量。投资2000万元对第二批电力企业12台锅炉进行烟气脱硫治理。实施了薛城振兴焦化厂的脱硫治理,督促其投资2000万元新上了脱硫设施。继续加强了水泥粉尘治理设施的运行监管。积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新建项目275个,否决不符合产业政策项目23个,环评执行率为99%。[page]
  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年空气质量良好天数328天,主要出境河流断面水质有了进一步改善。其中滕州城郭河群乐桥、薛排沟彭口闸断面水质COD年均值分别比上年下降7·3%和8·7%。污染物排放量较上年有了大幅度下降,环境噪声实现功能区达标,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除因地质原因造成的硬度超标外,其他指标均符合地下水三类水质标准。

十三、市场物价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1·3%。其中:居住类价格上升4·7%;食品类价格上涨3·4%,涨幅比上年回落1·8个百分点;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1·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1·2%;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0·5%;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下降1·6%;衣着类价格下降2·9%。商品零售价格上升0·7%。
  工业品价格平稳运行。在宏观调控作用不断显现的形势下,工业品出厂价格呈现出低开低走、低幅上升的态势,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上升1·9%,企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升2·2%。
  房地产市场价格稳步上升。受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等因素的影响,房地产市场较为活跃。房屋销售价格上涨4·3%,土地交易价格上涨5·6%。

十四、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保持合理增长。年末全市公安户籍总人口371·9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3956人。在总人口中,城镇人口122·25万人,乡村人口249·72万人;男性192·64万人,女性179·33万人;18岁以下(不含18岁)88万人,18岁至60岁236·93万人,60岁以上47·04万人。出生率9·34‰,死亡率4·81‰,自然增长率4·53‰。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20元,增长11·5%;人均消费性支出6304元,增长8·1%;年末城镇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彩电118台、电冰箱89台、空调器91台、洗衣机102台、固定电话84部、移动电话162部、家用电脑47台、电炊具87台、淋浴热水器82台。农民人均纯收入4687元,增长10·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908元,增长11·9%;年末农村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彩电99台、电冰箱22台、空调器7台、洗衣机78台、电风扇194台、摩托车60辆、影碟机55台。
  社会保险费征缴快速增长。全年共征缴各项社会保险费13·1亿元,增长27·2%。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各种社区服务设施和服务中心977个,福利院62个,接受社会捐赠1129万元,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62843人。年末福利企业22个,安置残疾职工281人。中国福利彩票年销售额13253万元。
  注:1·GDP为初步核算数,部分数据为快报数。
  2·公报中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为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
  4·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指计划总投资为50万元以上项目在当年实际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额。
  5·规模以上批发企业为年销售额在2000万元以上,年末从业人员在20人以上;规模以上零售企业为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年末从业人员在60人以上。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医疗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29178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我在2002年买的房子,2005年装修的.今年8月份的时候
如是房屋本身质量问题所致,应由开发商负责维修,至于开发商如何协调与六楼的关系或补偿六楼的损失,亦是开发商的责任。如是六楼装修导致房屋漏水,则宜向六楼的业主主张损
但她没有受伤,但一直住在医院怎么办
建议报警,或到交警队补事故认定书
冻结平台资金需要充值解冻是否合法
法律分析:即使正式的交易平台冻结资金,也不会有充值来解冻此类非法经营。平台冻结资金可通过联系平台客服人员进行解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七
我没有参与,我有责任吗?
你好,要看你是否有过错分析的
有身份信息被泄密怎么处理
身份信息泄露后,常见处理方式有更换账号、修改密码、报案及律师起诉等。选择时需考虑泄露程度、影响范围及个人需求,轻微泄露可修改密码,若涉及财产等严重问题则应及时报
身份信息泄露怎么去查
身份信息泄露,及时应对。可向公安、互联网管理部门投诉举报,要求查处。同时,更换账号、密码,监控银行账户,防止财产损失。必要时,寻求律师协助,维护权益。
摩托车过期的年审2月左右才闯红灯
你好,你是有民事案件的问题吗,具体描述
就是我15周岁出去旅游可以开酒店吗
针对不同情况,未成年人在旅游时的住宿问题可采取不同措施。如有监护人陪同,可直接预订酒店并共同入住。若单独出行,建议提前咨询酒店政策,部分酒店可能接受监护人签署的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