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医疗纠纷怎么赔
更新时间:2024-05-06 05: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法律规定医疗纠纷赔偿的费用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丧葬费、交通费、食宿费等。医疗纠纷起诉时效一般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权利受损之日起算。
一、
法律规定医疗纠纷怎么赔
法律规定医疗纠纷赔偿以下种类的费用:
1.医疗费;
2.误工费;
3.住院伙食补助费;
4.陪护费;
5.残疾生活补助费;
6.残疾用具费;
7.丧葬费;
8.被扶养人生活费;
9.交通费;
10.住宿费;
11.精神损害抚慰金。
但是具体的赔偿标准和金额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判断。
二、
医疗纠纷起诉时效是多久
医疗纠纷起诉时效是三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
医疗纠纷解决法律注意事项
发生医疗纠纷后协商解决要注意的问题为:
1.协议应当为双方自愿,不得有欺诈、胁迫等行为;
2.协议条款不违背我国法律;
3.医患双方均有协商的意愿;
4.医患双方在各项条款上均达成一致意见;
5.患方合法主体;
6.医疗机构合法主体。
找法网提醒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七条
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医疗纠纷怎么谈钱的
在处理医疗纠纷中的金钱问题时,患者需要收集医疗票据、病历等证据来证明实际的治疗费用。如果协商无法达成一致,可以寻求第三方的调解,或者选择提起仲裁、诉讼等方式。目的是要确保患者的权益得到维护,纠纷能够妥善解决。
碰到医疗纠纷怎么处理
对医疗纠纷,应依法进行解决。首先可以尝试协商,如果协商无果,可以申请人民调解或行政调解来寻求中立第三方的帮助。若调解也无法解决问题,最终可以选择诉讼方式。在解决过程中,要确保遵循法律程序,确保纠纷得到妥善且合法的处理。
医疗纠纷的程序怎么走
针对医疗纠纷的处理,可以选择协商、调解和诉讼等流程。协商是双方直接沟通,试图自行解决问题;调解则包括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由第三方介入协助双方解决纠纷;若以上方式均无法解决,可通过诉讼方式,由法院进行裁决。具体操作时,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