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协商处理医疗纠纷
更新时间:2019-03-22 13:4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我们国家的医疗团队还是非常专业的,也有着世界级的医疗技术,但是我国的医护团队极为短缺,医生与护士大多都是疲劳工作,所以他们也有精神不好的时候,所以也有可能会出现医疗纠纷,那么,怎么协商处理医疗纠纷呢?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针对相关的法律疑问,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具体介绍相关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参考。
一、怎么协商处理医疗纠纷
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登记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

二、医疗纠纷诉讼鉴定程序
1、审查鉴定委托书、送检资料材料等;
2、举行听证会;
3、鉴定人进行鉴定,必要时组织专家讨论;
4、出具鉴定文书。
三、制定防范医疗纠纷的措施
1、落实规章制度,以制度管人。(值班制度、查房制度、节假日上班制度、手术安排、病房医生留守制度等)
2、高度重视高投诉人群(教师、下岗工人、记者等)。
3、谨慎接诊,减少纠纷
(1)容易引发纠纷的人群:
1)酒后之人。患者或患者家属酒后,控制能力下降,容易发生争端。个别人借酒发疯,制造事端,易引发纠纷。
2)合并精神病的患者。
3)劳改、保外就医的患者或有打架斗殴前科者。
4)有潜在生命危险的人。
5) 患者家属中有从医人员者。由于医务人员熟悉医疗行业之中的瑕疵,如某项医疗活动影响医疗效果,很容易引起纠纷。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怎么协商处理医疗纠纷的相关法律内容,在发生医疗纠纷诉讼时,原告可以向法庭提出申请,法院在受理以后会指定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对其进行鉴定,但是在起诉前鉴定结果并不能成为医疗纠纷的立案依据,只能作为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的证据,有利于法官查明案件事实真相。如果您还有更多相关的法律疑问,欢迎访问找法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医疗纠纷里外购药怎么处理
对医疗纠纷中的外购药问题,您可以采取投诉或协商的方式处理。具体而言,可以向药监局投诉并协商,或者联系药店直接沟通,要求退货或其他解决方案。操作时,请准备好药品购买凭证,并根据对方回应采取进一步行动。
碰到医疗纠纷怎么处理
对医疗纠纷,应依法进行解决。首先可以尝试协商,如果协商无果,可以申请人民调解或行政调解来寻求中立第三方的帮助。若调解也无法解决问题,最终可以选择诉讼方式。在解决过程中,要确保遵循法律程序,确保纠纷得到妥善且合法的处理。
医疗纠纷未出院怎么处理
对于医疗纠纷未出院的处理,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如果纠纷情况简单,双方可以在医疗机构设立的专门场所进行协商解决,并达成书面协议;其次,如果纠纷较为复杂或协商无果,可以向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或者向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寻求行政调解;最后,如果调解不成功或者纠纷严重,可以准备相关证据材料,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在选择处理方式时,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以最大程度地保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