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失当孕妇输卵管被切除

更新时间:2012-12-26 15:5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宋女士怀孕后到南海区某镇医院治疗,由于宋女士宫内、宫外复合妊娠,是罕见病例之一,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不足,以致延误治疗,最后宋女士接受了左输卵管切除术。宋女士以医疗事故为由将诊断失当的医院告上法庭。在得出该病例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后,法院酌定该医院

  宋女士怀孕后到南海区某镇医院治疗,由于宋女士宫内、宫外复合妊娠,是罕见病例之一,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不足,以致延误治疗,最后宋女士接受了左输卵管切除术。宋女士以医疗事故为由将诊断失当的医院告上法庭。在得出该病例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后,法院酌定该医院赔偿12965.38元给宋女士。

  ■事由:

  病痛折磨月余切除输卵管

  2003年1月7日,宋女士到南海区某镇医院门诊求治。医院检查提示:宋“宫内早孕”,诊断为“先兆流产”。医院给予“安胎”对症治疗,效果欠佳,3天后门诊以“先兆流产”收住院,继续“安胎”对症治疗。1月18日宋女士要求出院。出院后宋阴道流血淋漓不止,在一个月内先后5次在该医院门诊给予抗炎、止血等治疗。2月22日宋女士病情加重,出现腹痛,遂转到南海区另一镇医院就诊,诊断为“宫外孕”,行左侧输卵管切除术。

  2003年5月12日,宋女士以这是原医院医疗事故导致她受损害为由将该医院告上法庭,请求判令医院赔偿医疗费、误工费、伤残补助费、营养费、精神损失费等12万多元。

  ■市医学会:

  虽延误诊断但非医疗事故

  2004年1月13日,市医学会作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认为宋女士宫内、宫外复合妊娠,是罕见病例之一,临床上容易漏诊、误诊、尤其是基层医疗单位对此病认识不足,要及时确诊有一定难度。虽医方在诊疗过程中存在不足之处,但本病例不属于医疗事故。

  ■法院:

  医院负二成责任

  南海法院于2004年6月3日委托广东公鉴法医临床司法鉴定所对宋的伤残等级进行了鉴定,结果属十级伤残。

  南海法院判决认为:市医学会鉴定本例不属于医疗事故,医院方在诊疗过程中存在不足之处。宋女士虽提出异议,但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和理由及举证证实本病例属医疗事故,法院对该鉴定结论的证明力予以认定。但由于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不足之处,即使不属于医疗事故,医院应对宋女士在医疗过程中的损失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根据实际情况,法院酌定医院因诊疗过程中不足承担责任的比例以20%为宜,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残疾生活补助费、精神损害抚慰金,合共12965.38元予宋。

  宋女士不服上述判决,向市中院提起上诉。日前,市中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医疗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80012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医生诊断错,导致输卵管切除
你的情况可以起诉医院要求赔偿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因医院延误诊断导致左侧输卵管切除
7月1日以前发生的 你可以主张以下赔偿: 第四十九条 医疗事故赔偿,应当考虑下列因素,确定具体赔偿数额:   (一)医疗事故等级;   (二)
《民法典》是否明确规定了装修时间?
法律分析:国家规定的装修施工时间为上午8点到12点,下午14点到18点,节假日不得进行装修。法律依据:《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装饰装修企业从事住
我向其他人从农村信用社担保了贷款。我们的银行卡还能正常使用吗?是否有好的解决方案
贷款人和担保人都可能承担责任,若是连带责任,银行可向任一人主张债权
孩子可以被其他父母威胁报警吗?
报警,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名字能找到对方的信息吗?
你好,是查什么资料的呢
你好,有陌生男子偷看我,我偷偷录下一段视频,可以公开吗
处理方式包括报警、保留证据并咨询律师。选择时需考虑情况紧急程度、自身安全及法律后果。报警可及时制止侵犯,保留证据有助于后续维权,咨询律师可明确自身权益。
您好,税贷还不上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吗
税贷还不上时,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与银行协商延期还款、申请贷款重组或寻求第三方代偿。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您的具体情况,如经济状况、债务规模等。建议优先与银行沟通,若
未满十八周坐飞机要投保人是什么意思
根据不同情况,未满十八周岁坐飞机的投保人处理方式如下:1)若父母同行,可由父母作为投保人购买保险;2)若父母无法同行,可委托其他成年人代为购买,并签署授权书;3
怎么查到一个人的所有信息
从法律角度看,不同情况下处理个人信息的方式有所不同。在合法且必要的范围内,可以通过正规渠道获取信息;但超出界限则可能触犯法律。具体操作时应遵循以下几点:一是明确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