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责任法》对医疗侵权责任有哪些规定?

更新时间:2018-05-14 11:49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医疗损害责任、环境污染责任、高度危险责任、动物损害责任、物件损害责任等都作出了规定,其中专章规定医疗损害责任。那么,《侵权责任法》对医疗侵权责任有哪些具体规定呢?下面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2009年12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本法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本法共设十二章九十二条,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医疗损害责任、环境污染责任、高度危险责任、动物损害责任、物件损害责任等都作出了规定。其中专章规定医疗损害责任。

  1、体现了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主体地位平等的特征

  新制订的侵权责任法当中,用专章11条规定了医疗损害责任。这一章总的指导思想,体现了既要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亦要保护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凸显了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合理平衡,体现了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地位平等的特征。在当前医患纠纷案件呈现多发状态,医患关系面临诸多冲突的现状之下,这样的规定不仅有利于公平合理地解决医患纠纷,及时化解医患矛盾,还将有利于医学科学的发展。

  2、明确了医疗损害侵权的基本归责原则

  《侵权责任法》第54条明确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该条规定表明,在确定医疗机构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上,与侵权责任法中产品责任、环境污染责任,明显采用了不同的归责原则,体现的是过错责任原则

  3、规定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侵权责任法》第55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条规定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医务人员的说明告知义务,保障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4、规定了医务人员应尽诊疗义务

  《侵权责任法》第57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5、明确了过错推定的情形

  过错推定,是指损害发生时,因某种客观事实或条件的存在,即推定行为人有过错,从而减轻或免除被害人对于过错的举证责任,并转化为由加害人负责无过错的证明责任,在法理学上被称为举证责任倒置。《侵权责任法》的第58条明确规定了可以适用过错推定的情形:

  (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违反这些规定就可以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因此,在今后的医疗侵权诉讼中,只要能够证明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有关诊疗规范,就可直接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结合《侵权责任法》第54条的规定,在此情况下,只要患者受到了损害,医疗机构就应当承担责任。

  (2)伪造、篡改或者销毁以及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在现有的医疗侵权案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经常采取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以及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的方式做“文章”,阻止患方获取有关证据。这些做法严重损害了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形象,加剧了医患关系的对立,也在相当程度上损害了法律程序的正当性和权威性。《侵权责任法》规定在此情形下,法官可以直接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6、规定了医疗机构使用缺陷产品所应承担的连带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59条规定:“因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可以向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患者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的,医疗机构赔偿后,有权向负有责任的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追偿”。

  7、明确规定了医疗机构免责的法定条件

  《侵权责任法》第60条规定:“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1)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

  (2)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

  (3)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上述情形中,即使存在患者受损害的后果,医疗机构也可免责。这些规定有利于发挥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对业务技术精益求精的追求。”

  8、进一步规定了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权利的保护

  《侵权责任法》第64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干扰医疗秩序,妨害医务人员工作、生活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这是在侵权责任法这一基本民事法律中强化了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9、明确了医疗机构在紧急情况下的医疗处置权和应尽的义务

  (1)紧急情况下医方有单方行医权,有不得拒绝抢救的义务。

  《侵权责任法》第56条规定:“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

  (2)妥善保管病历等资料的义务。

  (3)隐私保密义务和侵权责任。

  (4)不得实施违规检查的义务,《侵权责任法》第63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违反诊疗规范实施不必要的检查”。

  所以,侵权责任法当中,用专章11条规定了医疗损害责任,体现了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地位平等的特征。明确了医疗损害侵权的基本归责原则。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医务人员的说明告知义务,保障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明确规定了可以适用过错推定的情形等内容。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什么是侵权行为责任法?我国有侵权行为责任法吗?
您好,可以先协商沟通处理,不成,再由第三方(如调解委员会)调解解决。
商标侵权的认定原则有哪些?规定是什么?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   (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三)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四)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五)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包括: 1、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误导公众的; 2、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的。3、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的字号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4、复制、摹仿、翻译他人注册的驰名商标或其主要部分在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上作为商标使用,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5、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注册为域名,并且通过该域名进行相关商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离婚时有约定抚养费吗?孩子已经成年了吗?
你好,离婚时有约定抚养费吗?孩子已经成年了吗?
你好,是车子的贷款没有及时还,逾期了吗?可以与贷款公司进行协商可以与贷款公司进行协商。
用人单位可以安排员工休假,但应当在事先告知员工的情况下进行,并且员工在休假期间应当按照约定享受工资待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要取证公司不缴纳社保,首先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像劳动合同、工作证、考勤记录、工资条等。其他能证
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前男友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如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