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患儿接连死亡调查:医生强令家属外购走私药

更新时间:2012-12-26 12: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患儿死亡的幕后原因调查解说:在进一步审视这份名单的过程中,我们会觉得奇怪,院方告诉我们这么多年来做这类手术死亡的孩子一共10例,那么为什么光2004年7月到2005年9月就占了9例呢?除了虚假的成功率之外,孩子连续死亡的背后有没有其它原因呢?朱卫权(广州市珠江

患儿死亡的幕后原因调查

  解说:在进一步审视这份名单的过程中,我们会觉得奇怪,院方告诉我们这么多年来做这类手术死亡的孩子一共10例,那么为什么光2004年7月到2005年9月就占了9例呢?除了虚假的成功率之外,孩子连续死亡的背后有没有其它原因呢?

  朱卫权(广州市珠江医院宣传处处长):就是这几例(死亡的),就是2004年7月8月份(以后),之前很少有死亡的。

  记者:如果说之前的死亡率都很低,但是在2004年7月份到2005年10月份这一年多一点的时间里面连续死亡的话,它是哪儿出了问题呢?

  朱卫权(广州市珠江医院宣传处处长):我想这个我可能不太方便解释你。

  解说:关于死亡原因珠江医院没有给我们明确解释,但是,在调查中,几个家长向我们反映,在骨髓移植手术前后,朱为国曾经劝说他们花巨资从一个叫王华的人手中购买了一些医院没有的特效药。

  林女士(昕昕的妈妈):他说这个药国内没有,没得买的。

  曾女士(栋栋的妈妈):国产的效果不好,需要购买进口的。

  吴女士(东东的妈妈):说那进口的药怎么买呢,他说这个他可以叫人送过来。

  林女士(昕昕的妈妈):你不用担心我都联系好了。

  曾女士(栋栋的妈妈):然后就拿去一份书面的东西让我签 同意书。

  吴女士(东东的妈妈):说我们付钱就可以了。

  记者:交钱 拿药的这个地点是朱为国的办公室

  吴女士(东东的妈妈):对 没错。

  记者:他给你出示什么收费的单据?

  吴女士(东东的妈妈):香港浩华大药房的单据。

  解说:那么,朱为国介绍家长所买的特效药药效如何呢?曾女士的儿子在手术后出现严重的排异反应,朱为国让她从王华手中买了这种叫赛尼哌的特效药。

  曾女士(栋栋的妈妈):(朱为国说)我看不用这个药就不行了,我说多少钱一支啊,他说4500,我说4500打下去会怎么样啊,他说这个就是特效药了,一点多钟打,最起码晚上他就会不拉了,他就这么讲的,那我就同意买了,那也没办法,但第二天小孩更不行了,说再用一支了,小孩一打下去,哇拉到这个肚子痛得,在那里哭喊啊,就跪在床上就哭,说妈妈我求求你了,我实在是痛得忍不住了,他说你一定要帮我去找医生,找朱教授。

  解说:两天之后,朱医生又给孩子注射了一阵赛尼哌,依然无效。

  曾女士(栋栋的妈妈):他又解释也可能你的小孩打赛尼哌(无效),换一种会有效,又打第二种吐抗。

  记者:这种叫吐抗的药是医院自备药吗?

  曾女士(栋栋的妈妈):不是,还是跟王华那儿拿的。

  记者:还是啊?

  曾女士(栋栋的妈妈):还是。

  记者:这个药多少钱?

  曾女士(栋栋的妈妈):两千块钱一支,一共买了六支。

  记者:打完之后呢?

  曾女士(栋栋的妈妈):打完之后就更不行了,更重了,那段时间拉血吐血都来了,一天最多就是腹泻40多次。

  解说:那么,会是药品的问题吗?我们针对手术中的外购药物展开调查。采访期间,吴女士和我们恰巧在珠江医院门口碰到一对两年前曾经带孩子来手术,因为术后病情恶化,到医院来复印病历准备起诉的家长,他们是否也购买过同类的外购药呢?

  记者:有没有从外面买过药品?

  廖先生夫妇(患儿家长):有,其实当时是朱为国介绍我们买的。

  记者:介绍你们向谁买?

  廖先生夫妇(患儿家长):向他外面打电话联络叫人送来。

  记者:那个人是谁,你们认识吗?

  廖先生夫妇(患儿家长):听他们说是叫王华。

  记者:叫王华?在当时跟你同期治疗的还有别的家庭吗?

  廖先生夫妇(患儿家长):有,我们当时有一批一共有四个人。

  记者:后来孩子是什么情况,你知道吗?

  廖先生夫妇(患儿家长):据我所知其中有两个当场在(医院)已经死亡。

  记者:他说的这两个你们的名单上有吗?

  吴女士(东东的妈妈):没有。

  记者:你确定?

  吴女士(东东的妈妈):确定。

  记者:那么除了你这个家之外其他你知道三个家庭有没有使用这种外购药?

  廖先生夫妇(患儿家长):他们都说用的都是外购药。

  记者:你怎么能知道呢?

  廖先生夫妇(患儿家长):有一个患者的家属曾跟朱为国医生争吵过。

  廖先生妻子:他自己是开药店卖药的,他懂,他不想在外面买,就问他为什么不可以在医院买,他就可能问得太多了,那个医生可能有点烦了,就说他你不做你可以走。

  解说:朱为国为什么一定要家长购买外购药?这些药在国内真的买不到吗?事后,心有疑虑的家长带着记者来到了广州市面的大药房。结果发现,朱医生让家长们购买的安道生、两性霉素B、赛尼哌、氟达拉宾等多种药物在广州肿瘤药方均有出售。

  药房销售人员:都有 那些药都有,只是要医生处方(才能买)。

  记者:要处方的药是吧,那医生跟我们说是在广州市场上都没有这个药,卖了几年了,卖了几年都有?

  药房销售人员:一直有。

  记者:那很奇怪,现在只有你这个药房有卖,还是我们在其它的药房(也能买)?

  药房销售人员:其它药房都有。

  记者:有吗?

  药房销售人员:有 一直都有,肿瘤医院里面都有。

  记者:像您让他们买的像氟达拉宾 像马丽兰,像两性霉素B 赛尼哌,这些不都是可以在广州市场买到的吗?

  朱为国:有些买到,有些买不到。

  记者:这些都可以买到,我们已经跟这边的药店核实过了。

  朱为国:在当地我们买不到的。

  记者:但是我问他们,说在2004年,2005年的时候都有卖啊。

  朱为国:有些方面信息我们掌握还不是那么那个啥。

  记者:但是您是做这方面手术的权威的专家,做了这么多手术都必需的药品,您会不清楚吗?

  朱为国:他有些没有来嘛,他没来找我们嘛。

  记者:谁没有来找你们?

  朱为国:就是经销药品的人。

  记者:您能介绍病人去外地买的话,为什么不了解一下本地的市场呢?

  朱为国:因为我你知道工作就是压力各方面都很大,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跟一些药商跟他们去联络。

  记者:那您怎么会跟王华联系上呢?

  朱为国:这个就说来话长。

  记者:王华这个人是正式的药商吗?

  朱为国:这个我不太清楚。

  解说:这是王华开给曾女士的购药收据。

  记者:这个日期等于是2005年3月份,3月20开出来的是吗,你最后一次买这当中的药是几月份?

  曾女士(栋栋的妈妈):我是在6月3号。

  记者:那也就是说这些药实际上在3月份的时候都已经拿出来了,这是真实你用过的数量吗?

  曾女士(栋栋的妈妈):这个是,马丽兰是,安道生也是。

  记者:那我们觉得很奇怪,你的使用实际上是日后发生的?

  曾女士(栋栋的妈妈):是 是,为什么在之前会开到了这些药品会一样,我也搞不明白。

  解说:王华到底是不是正式的药商?药品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在一次与曾女士的私人交谈中,朱医生解释了药品的来源。

  朱为国:因为这个药是在香港过来的,在内地还不会销售,香港到内地肯定是走私的。

  记者:因为医生跟我们说,说这个药是到香港走私来的。

  药房销售人员:但是你如果是不懂这个药的话,你走私的药 质量不保证。

  记者:那不也是在香港药房买的吗?

  药房销售人员:不一定,你不懂这个药的话,买来的话不一定就是真药。

  解说:这些药确实是从香港买的吗?药品本身是真是假?为了弄清真相,《新闻调查》记者前往香港。

  记者串场:王华自称药品来自香港浩华大药房,这是他提供给患者家属的单据,按照单据上的地址我们在香港找到了这家药房,但是药,真的是从那儿卖出的吗?我们去药房调查了解。

  解说:在交谈当中,浩华药房否认药是他们卖出的。

  药房录音:公司是我们的,还有你拿的这个单子的收据是我们公司,那个药不是我们的嘛。不是这样的写法。

  解说: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王华提供的收据和香港药房收据的日期写法,货币标注都明显不同。

  解说:他们说从来不认认识叫王华的人。

  记者串场:浩华药房的工作人员向我们确认说,这批药品不是他们卖出的,第一,浩华药房并没有一个叫做王华的工作人员,他们也不认识此人;第二,在浩华购药是需要用港币来做交易的,而在王华提供的这份单据上,填写的全部是人民币的符号;第三,这批药品的价值将近十万左右,但是在浩华(药房)店员从来没有一次性的经手过这么大数量的药品。

  解说:香港浩华药房否认药是从他们那里买的,药品来路不明。而在进一步调查和与更多的患者家庭接触的过程中,我们又发现,介绍家属在外购药的不仅仅是珠江医院,广州的一些其他医院,也介绍家长从王华手里购药。

  朱为国:整个广州市啊,南方医院、中山医院,还有妇婴医院用的都是他(王华)的药,所以我们说不是光我们一家用这个药。

  解说:我们找到了在广州妇婴医院给孩子治疗地中海贫血的一对父母。

  记者:你们前前后后买了多少钱的药?

  黄木秀夫妇(患儿家长):八万多。

  记者:八万多 嗯,除了你们之外跟你们同一病房的其他的患者有没有用这样的方式买药?

  黄木秀夫妇(患儿家长):有 也是一样的。

  记者:你怎么能确定?

  黄木秀夫妇(患儿家长):在我儿子移植过程中,移植过后我都看过几个。

  记者:你怎么能知道人家也是通过医生的这种方式来买药呢。

  黄木秀夫妇(患儿家长):因为大家病人会沟通,有谈起的。

  记者:你说是医生要求你买这种药,你有证据吗?

  黄木秀夫妇(患儿家长):有,这是他医院送给我的收据。

  记者:收到黄宏熙父母人民币多少多少钱,这个签字的孙新是谁啊?

  黄木秀夫妇(患儿家长):就是医生,主治医生,是朱为国的徒弟。

  记者:你听到他们说药贩的名字叫什么?

  黄木秀夫妇(患儿家长):王华。

  记者:王华。

  记者串场:珠江医院和妇婴医院的患者家属都指证贩卖假药的人是王华,而王华提供的是同样自称来自香港浩华药房的收据。但是这样的收据本身疑点重重,那么这些假药究竟从哪儿来,又是怎么样运输和储存的呢?在四个月前王华已经被警方拘捕,我们希望能够采访他,但警方说案情复杂不宜采访。

  解说:药贩子王华目前无法采访,那么这些药品和孩子的手术失败与连续死亡本身到底有没有直接的关系呢?

  记者:每次都是同一个人送来的吗?

  林女士(昕昕的妈妈):同一个人。

  记者:用同样的方式吗?

  林女士(昕昕的妈妈):对。

  记者:用什么方式带的?

  吴女士(东东的妈妈):用一个黑色的胶带把所有药都装在里面。

  林女士(昕昕的妈妈):英文的,基本上那个药理那些我们都看不懂,但是也有一些阿拉伯数字,比如说两到八度这样范围,有需要冷藏。

  曾女士(栋栋的妈妈):(我们说)冷藏的东西怎么可以这样就一个塑料袋。

  林女士(昕昕的妈妈):他说一贯是这样用药的。

  吴女士(东东的妈妈):其中的一次护士跟我们讲,这个药里面出现浑浊,这个是血制品离保质期,还有三天时间。

  记者:就是说用肉眼能看得出来?

  吴女士(东东的妈妈):看得出来,已经是快过期的药。

  解说:然而,在药店,工作人员明确地告诉我们,生物药剂的运输和贮藏必须有明确的要求。

  药房销售人员:像这些生物制品,有些它因为药品都有标识的,你要在哪个温度保存都有个标识的嘛。

  记者:只要它上面说了要在一定温度下保存就必须有这个(冷藏措施)吗?

  药房销售人员:就是说怕影响这个药效最好就是说有冰一起带过去保存比较安全一点。

  记者:但现在拿给孩子用的这个药是直接用塑料袋拎过来的。

  药房销售人员:不行,脱离这个环境的话可能就失效了。

  记者:那它有没有可能能坚持一段时间,如果在室外常温条件下。

  药房销售人员:要是冬天还可以,要是夏天不行,三四十度不行。

  林女士(昕昕的妈妈):八月份是很热的,外面是三四十度这样的一个温度,我也是用手摸过这个药,一点没有冰凉的感觉。

  解说:调查中我们发现,药物的储存和运输存在很多疑点,但是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能证明孩子的手术失败和医生介绍的外购药之间有必然联系,按照医院的解释并非所有使用了外购药的孩子都死亡了,也有51%的成功率,但是这依然不能打消家长对药物质量和副作用的疑虑。

  黄木秀妻子:我就觉得那些药品可能是有问题,为什么用医院的就白细胞生,不用医院的,用他们医生在外买的药购的药,就白细胞不会生长。

  解说:而且他们发现,手术后,孩子的免疫力急剧下降,病情比以前更严重。

  黄木秀夫妇(患而家长):现在比以前还差。

  黄木秀妻子:整天感冒发烧,以前就40天可以输一次血,现在20天就要输血了。

  记者:跟照片上比好像肤色有点发暗是吧。

  黄木秀妻子:是,他现在黑乎乎的,都不知道怎么样,一年多了,到现在都没白过,都没白过又瘦了,以前三十斤,两岁的时候三十斤,现在四岁多了还是三十斤。

  解说:黄木秀夫妇怀疑孩子的状况与之前服用的大量外购药物有关,于是,他们将妇婴医院告上法庭。2006年8月,法院判决妇婴医院败诉,赔偿患者损失,妇婴医院没有再提起上诉。我们找到了患者的代理律师了解情况。

  李承辉(广东粤胜律师事务所律师):在这个判决书里面引用了适用我们国家药品管理法,它里面从生产到经营到医疗机构的使用,它有一个环节扣一个环节,药品管理法里面认为这种情况如果未经批准生产的,未经批准进口的药品都视为假药。

  记者:但是医生会有一个说法,尽管是被视为假药,但是他们认为这些药品都是有质量保证的,就算是走私药品,药品质量没问题。

  李承辉(广东粤胜律师事务所律师):如果不能通过合法的渠道进来的话,其实医生不能只能是凭他的职业的自信去认定这个药没有问题。那么法律已经规定这个药已经是假药的话,那么这种药用在病人身上,那就不排除它对病人的身体产生危害的结果。

  记者:但他会说,就算是违反了法律规定,你也没有办法能够说明这跟最终孩子的失败甚至是死亡有直接关系.

  李承辉(广东粤胜律师事务所律师):但是他要拿出证据来.

  记者:他认为那你要说有因果关系的话,你拿出证据来。

  李承辉(广东粤胜律师事务所律师):按照我们最高法院解释的话,就是这种举证责任在于医疗机构,而不在于患者这一方。

  记者:必须是医疗机构来举证。

  李承辉(广东粤胜律师事务所律师):对。

  记者:假如他们不能够举证说药品不是直接导致孩子死亡的原因呢?

  李承辉(广东粤胜律师事务所律师):那么医疗机构就要承担民事责任。

  解说:在家属的反复投诉后,广东省卫生厅和药监局对朱为国进行了撤销儿科副主任职务、暂停骨髓移植手术的处理,但是对朱为国本人在药品外购事件当中的介入程度没有做出明确结论,那么,在这个外购药的事件当中,朱为国本人到底有没有牟利呢?

  记者:你前前后后花在非法渠道来的这个药物上花了多少钱?

  曾女士(栋栋的妈妈):12万多。

  吴女士(东东的妈妈):总共是花了15万吧。

  林女士(昕昕的妈妈):大概是19万多。

  解说:据了解,朱为国介绍患者家属购买的药品,普遍比广州的市面价格要贵一些。

  曾女士(栋栋的妈妈):马丽兰,本身在广州100片的才卖260块钱,他卖给我们25片,就卖了500块钱一瓶。

  解说:更让人奇怪的是患者使用的骨髓都来自台湾,但是朱卫国并没有让家属把钱汇到台湾骨髓库在南京的专户,而让他们汇到一个叫做广东省前进科技开发公司的账号。

  记者:这个帐号是广东省前进科技开发总公司?

  曾女士(栋栋的妈妈):是 是。

  记者:这跟骨髓有什么关系?

  曾女士(栋栋的妈妈):就是没有什么关系,每次存完钱,这张单他交代我们要传真到他的办公室,传真号码就是他办公室的电话。

  记者:这是联系电话里面也有王华?

  曾女士(栋栋的妈妈):是啊,很久以后我才拿出这张单来一看,我说哇 那可不得了,我说怎么骨髓又有王华的份,药品又有王华的份,你说朱为国跟王华之间那经济关系真的是密不可分啊。

  记者:那朱医生他自己怎么解释?

  朱卫权(广州市珠江医院宣传处处长):据我们调查,王华在这边注册了一个公司,成立一个公司,有一个帐户,一些费用,包括跟香港那边要有一些经费啊(可以走帐),我们调查是这么个情况。

  解说:我们在广东省工商局注册大厅的查询,广东省前进开发公司早已于2004年10月被吊销执照,也就是说,在出售药物和骨髓的时候,这个公司是非法经营。

  朱为国:一个朋友跟前进科技公司他们非常熟,我就想找一家这样的公司做一个中介这样的,因为他不存在要做什么生意,就帮个忙,你帮我个忙,把这个钱管好 把这个帐理顺,就这些问题 没有别的问题。

  解说:就在去年,河南某省重点医院也爆出轰动一时的假药走私案件,也就是医生介绍患者购买声称来自香港的特效药,而这些药物都来历不明,但是一条由药贩到医生到患者的药物中介链条已经形成,在很多医院成为心照不宣的潜规则。而尤其令我们困惑的是,朱为国介绍患者买药长达数年之久,医院难道不知情吗?

  记者:你当时的判断,王华跟这家医院熟吗?

  曾女士(栋栋的妈妈):熟 非常熟。

  吴女士(东东的妈妈):那个人送药过来,我们给钱之后就交给护士。

  记者:你看她表现出有疑问吗?

  林女士(昕昕的妈妈):毫无疑问。

  曾女士(栋栋的妈妈):大家都清楚的。

  吴女士(东东的妈妈):没有人觉得奇怪。

  记者:对你来说都意味着?

  林女士(昕昕的妈妈):对,意味着就是说,符合他们医院的一个用药规范。

  李承辉(广东粤胜律师事务所律师):就个案来说,我觉得在本案中我觉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我认为他存在有行政不作为的这种情况。

  记者:所以我们确实也有疑问,整个他的儿科这么多例手术当中都使用了这种走私的药品,难道医院都没有发觉吗?

  朱卫权(广州市珠江医院宣传处处长):这个应该是医院的管理(问题),医院的管理特别重要,我们现在反过来反思这个问题,你说医院没有责任吗,也不能完全这么说,医院肯定有监管 制度落实,监督 监管不到位。

  解说:目前,广东省纪委已组织调查组针对此事进行专案调查。

  林女士(昕昕的妈妈):我很多时候是没有办法饶恕我自己的,我就说我为什么把我好好的一个女儿送到那里做手术呢,我有时候想,我只有结束我的生命才可以赎我这个罪,我只有去那个世界去陪我女儿,我才可以赎我的罪。

  曾女士(栋栋的妈妈):我想到我们两人真的哪一天老了,我想起我的儿子,我到60岁,我的儿子该有30多岁了嘛,我都不知道我从今往后的人生该怎么去走过,真的是。

  吴女士(东东的妈妈):小孩走的那一刻,真的,一辈子都不可能会忘记的。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医生在医院卖自己的药
违法,可以向卫生局投诉。
无证行医患者死亡。我母亲住院其间让没有真证的医生下处方用药过量造成死亡,医院赔偿
医疗机构发生医疗纠纷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对发生医疗事故的有关医务人员,除依照前款处罚外,卫生行政部门并可以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
医生检查血压低,医生开了2支%50的葡萄糖服用,到了医院,开了药吊针,家属要求送去广州大医院抢救
封存残液 封存病历 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诉一、我们专做医疗纠纷案件,有些证据一旦灭失,就再也搜集不到了。及时办理委托手续,在第一时间内协助你们固定即将灭失的证据,搜集相关证据。 二、把所有的病历邮寄给我们研读一下:我们通过研读病历,才能够对医疗机构的诊疗护理等行为,进行客观的全面审查,才知道医疗机构的诊疗护理中是否存在过错。 如果医疗机构存在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过失行为,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相信经过我们共同努力,可以让患者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如果医疗机构没有过错,医疗机构是不承担责任的。 三、医疗纠纷不同于其他纠纷,医疗纠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不是上网搜一下或者咨询一下就可以解决的。特别是鉴定,一个质量良好的陈述意见是取得客观鉴定意见书的基础。良好的鉴定陈述意见,是需要律师运用自身的医学知识与法律知识,投入很多精力与时间,通过对全部病历的研读之后才形成的。 医疗纠纷目前可以做的有司法鉴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疗事故鉴定由县区级的卫生计生局委托当地市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做出,对该鉴定不服的自收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意见书之日起15日内,可通过原医疗技术鉴定委员会向省级医学会申请再次鉴定,以上一级医学会的鉴定为准。司法鉴定是由法院委托司法鉴定机构做出,对鉴定不服,符合法定条件的,可申请重新鉴定,但没上级鉴定机构一说。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只能是当地的区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即卫生计生局委托所在地市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按照程序做出,司法鉴定由医患双方商定司法鉴定中心/所,或者协商不成的由法院进行摇号确定,多了一些选择权。无论哪种鉴定,不要把指出医疗机构的过错寄托在鉴定机构身上,鉴定机构不会主动给你提出医疗机构的过错。 医疗事故属于医疗行政上的概念,是否构成医疗事故不是由人民法院认定,须经过医疗事故鉴定。人民法院对医疗机构是否有过错,是否构成医疗损害,是否构成医疗产品质量责任等,根据医患双方的证据、必要的司法鉴定意见,来加以认定和裁判。 由于大家都清楚的原因,建议患者尽量避免选择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尽管如此,也很难避免鉴定的不公平不公正,所以一个公正公平的鉴定,需要对医疗机构是否有过错需要客观完整的把握。 四、损害赔偿,医疗机构有过错的,依据过错程度,损害后果,受害人年龄,家庭成员结构,住院天数,居住环境等进行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受害人因伤致残的还需要增加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等。 如果造成患者死亡的,需要进行尸检查明死亡原因,赔偿丧葬费、需要患者供养人的抚养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 五、诉讼时效一年或者两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损害之日起计算。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对方违约可以起诉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黄龙泉律师
黄龙泉律师
28分钟前
您好,老板开除了你,你可以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老板给你发了书面的辞退通知书,您可以要求单位支
黄龙泉律师
黄龙泉律师
32分钟前
您好,我们这边就是武汉的律师,请问你有什么案件需要办理呢?
黄龙泉律师
黄龙泉律师
42分钟前
您好,这种情况您可以考虑咨询一下当地的社保局那边。
余联刚律师
余联刚律师
43分钟前
您好,按您所述情况,您可以拒付后续费用,协商不成的让顾客向法院起诉解决。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