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认为医院抢救不及时致急诊病人死亡索赔20万

更新时间:2012-12-26 15:0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5岁的小俊,小小年纪就失去了父亲。去年5月份,小俊的父亲李先生身中30多刀重伤入院急救,后因救治无效死亡。小俊的母亲贾女士认为,丈夫虽然伤势严重,但还是有救治可能的,其死亡主要是因为医院怠于救治的结果。因此,贾女士带着小俊及公婆将医院告上法院,索赔各项

  5岁的小俊,小小年纪就失去了父亲。去年5月份,小俊的父亲李先生身中30多刀重伤入院急救,后因救治无效死亡。小俊的母亲贾女士认为,丈夫虽然伤势严重,但还是有救治可能的,其死亡主要是因为医院怠于救治的结果。因此,贾女士带着小俊及公婆将医院告上法院,索赔各项损失计20万元。近日,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

  贾女士在起诉书中称:2007年5月29日晚上10点多,其丈夫李先生因被他人用刀刺伤全身、胸腹、四肢多处,腹部肠脱出体外、流血不止被送往被告医院急救。但医院不仅没有将李先生作为急救病人进行抢救,而且也没有对他采取任何止血、输血等医疗措施。最终造成李先生因抢救不及时、救治措施不当而死亡。李先生的死亡给贾女士以及家人造成了极大的精神痛苦。因此,贾女士带着儿子小俊以及公婆二老将医院告上法庭,要求医院赔偿其医疗费500元、抚养费5万元、死亡赔偿金90500元、精神抚慰金5万元,共计20万元。

  开庭审理时,医院辩称:李先生于2007年5月29日23时3分因病情严重送入医院急诊科。急诊科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请外科急会诊。外科医生迅速到场会诊抢救,立即给予血常规、胸腹cT检查、下病危通知书、继续补液等抢救措施,由外科医生护送到外科病房,立即进行剖腹和开脚探查术前准备。但因李先生全身多处致命伤,伤势极其严重,虽经积极抢救治疗,李先生还是于5月30日0:15分因抢救无效死亡。在上述对李先生的诊疗过程中,被告无任何过错,不构成医疗事故,并依法履行了正确诊断治疗义务、完全告知义务、注意与谨慎义务及医疗行为义务。因此,原告之诉无理无据,请求法院依法予以驳回。

  庭审最后,医院申请对是否存在医疗事故进行鉴定,贾女士等人也表示同意,法庭决定待鉴定结论出来后继续开庭审理此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医疗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09936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医院抢救不及时致急诊病人死亡
建议你直接起诉医院,然后进行医疗过错鉴定。
是否因为医院抢救不及时而造成我母亲死亡
首先应将住院病历复印好,再向相关医学专家咨询,看医院是否存在过错,如果很多专家认为医院存在过错,你可聘请医疗纠纷专业律师代理向法院起诉.
住在医院,因为院方不及时抢救死亡怎么处理
起诉。 医疗损害(医疗事故)需要对整个诊疗过程分析,涉及临床医学、法医学及过错鉴定,需要高度专业性和技术性分析。是否存在过错对案件影响巨大,需要专业医疗律师、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如果因为医院的治疗不及时导致患者死亡的,医院应该给多少赔偿呢
首先,需要鉴定医院是否承担主要责任,其次,还需要根据死者的性别、年龄、死者所在的地区、病因等情况综合判断。
如果我被骗了35元怎么办?
你好,你可以收集证据报警处理
如何补偿购买生虫的东西?
有关机构评估后签订协议
是否与中介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是劳动合同?
你应先确定你与业务员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一种合作关系还是劳动关系,再来谈签什么协议。简单地说,你如果要求业务员接受你们的劳动管理,就属劳动关系;而如果只是普通的合
农民工被拖欠工资
当遭遇农民工被拖欠工资时,劳动者要先和工程总包、分包以及包工头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2)
十六岁孩子在邯郸盈顺电器有限公司打工,只能辞职,但是不给工资,怎么办?
劳动者辞职的,不需要用人单位审批。另外用人单位不支付其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或者申请劳动仲裁。可以到当地劳动局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
我婆婆双目失明能申请低保吗
由于双目失明是保监会所明确规定的25种常规重疾中的一种,所以,保监会对于它的赔付要求定义是这样的:双目失明指因疾病或意外伤害导致双眼视力永久不可逆性丧失(指自疾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