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夸大宣传 消费者谨防上当

更新时间:2019-08-28 01:09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2007年3月11日上午6时20分,灵宝市卫生监督大队根据群众举报现场监督检查:郑州市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余某等人以巡回组名义在市区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参与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听众竟多达1200余人,现场查...

  2007年3月11日上午6时20分,灵宝市卫生监督大队根据群众举报现场监督检查:郑州市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余某等人以巡回组名义在市区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参与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听众竟多达1200余人,现场查获某牌阿胶钙片保健品叁箱。经调查,该公司余某等人的活动存在保健品功能夸大宣传的违法行为,且未在灵宝市卫生局依法备案、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擅自开展疾病防治、保健咨询、保健品销售活动。参与活动的陈某等工作人员无《医师执业证书》擅自开展心脏听诊、量血压和仪器检测等医疗技术活动。该公司余某等人已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国执业医师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灵宝市卫生局对该单位作出行政处罚:停止违法行为,罚款5000元。由于市卫生监督大队在本次事件中处理及时,制止了这起虚假宣传和非法义诊活动,现场疏导群众,避免了群众因误导而上当受骗,直接挽回群众经济损失约12万余元。

  当前违法宣传、销售保健食品主要危害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商业欺诈,牟取暴利。一些不法商家以宣传保健食品的疗效和非法义诊为诱饵,抓住患者“有病乱投医”的心理,拿保健食品冒充药品,从事坑骗活动。第二个是误导广大消费者,危害群众健康。一些保健食品广告把产品吹得神乎其神,似乎服用了某些保健食品就能保证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健康。另外造成的负面作用是诱导消费者过量地食用保健品,认为获得身体必需营养的办法惟有多吃保健品。殊不知,如果变成了依赖型的消费,造成体内营养元素的不均衡,同样有害健康。

  灵宝市卫生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像这类以健康知识讲座、健康体检和义诊为诱饵的非法活动,其目的是达到以价低的保健食品冒充药品,蒙骗消费者,谋取非法经济利益,消费者切不要上当受骗。避免被忽悠最重要的一招,那就是时刻牢记:保健品不是药品,想治病,去医院。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保健品夸大宣传如何构成犯罪
您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广告的经营者发布虚假广告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惩处
律师解答动态
若您在具体事务中遇到纠纷或需要进一步协助,可随时说明情况。无论是合同违约维权、财产追回,还是法律程序
离婚律师费根据案件复杂程度和律师资历,一般在5000-50000元不等,具体需面谈评估。
明确告知对方:​无法律依据支持折旧费​,除非其提供鉴定报告,否则不予承担
被脑控了然后去报警警察认为精神有问题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