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下消费者可以要求双倍赔偿呢?

更新时间:2019-08-28 04:0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问:今年6月,王先生在市内一家小区选中一处新楼房,当即与房屋包销人签订了购房协议,并于一个月内交齐购房款后,王先生拿到了房屋钥匙。这期间王先生几次找到包销人要求协助办理过户手续,可对方总是以种种理由推托。4个月后,一位姓刘的陌生人突破找上门

  导读: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该条规定在我国消费领域中确立了惩罚性赔偿金制度,这对于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及欺诈性服务,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具有积极的作用。 

  问:今年6月,王先生在市内一家小区选中一处新楼房,当即与房屋包销人签订了购房协议,并于一个月内交齐购房款后,王先生拿到了房屋钥匙。这期间王先 生几次找到包销人要求协助办理过户手续,可对方总是以种种理由推托。4个月后,一位姓刘的陌生人突破找上门,要求王先生搬出此房。原来,包销人又将该房卖给了刘某,双方办理了过户手续。王先生听说,如果卖房人一房两卖,那么买房人可以要求双倍赔偿,请问是这样的吗?那些情况下,消费者可以获得双倍赔偿呢?

  答:我国民法将民事侵权赔偿金分为:约定损害赔偿金,法定损害赔偿金两种。其中,法定损害赔偿金又分为补偿性损害赔偿金、惩罚性损害赔偿金。而生活中的我们,大都只知晓 “补偿性损害赔偿金”,既损害多少赔偿多少,对惩罚性损害赔偿金知之甚少。尤其是一些欺诈行为所造成的损害,不是按照损失的实际大小,而是实际损失的双倍、多倍赔偿。

  法律上所说的欺诈行为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 的行为。

   根据这样的描述,结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属于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一)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二)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

  (三)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

  (四)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

  (五)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六)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的;

  (七)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

  (八)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

  (九)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

  (十)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的;

  (十一)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条件提供商品的;

  (十二)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十三)以其他虚假或者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此外, 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时,如果 有下列情形之一,而且不能证明自己确非欺骗、误导消费者而实施此种行为的,也应当承担欺诈消费者行为的法律责任:

  (一)销售失效、变质商品的;

  (二)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权的商品的;

  (三)销售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的商品的;

  (四)销售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商品的;

  (五)销售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的商品的。

  如果商家存在以上行为的,消费者就可以要求双倍赔偿。

双倍赔偿相关知识,推荐阅读: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如果商品被使用,消费者是否有权要求三倍赔偿。消费者要求赔偿的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因原企业分立、合并的可以向变更后承受其权利义务的企业要求赔偿。
你好,什么情况下才能要求10倍赔偿
购买食品在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情况下可要求10倍赔偿。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br/>
双倍工资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赔付?
您好!被企业无故辞退或者不签订劳动合同,可主张双倍赔偿。合同到期不续签,调岗不能胜任,工伤医疗期满调岗不能胜任工作,签订劳动合同有客观原因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可主张经济补偿金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可以讲一下案件具体情况以及你的诉求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1分钟前
此类游戏退款需查看用户协议,建议先联系客服,若无效可考虑法律途径。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这种情况赶紧保留好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据,尝试联系平台协商退款,若协商不成,还可寻求司法途径,通过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分钟前
一般来说,在异地补缴后回本地是有可能退税的。不过税款所属期超三年,通常过了退税申请期限。可以看看是否
您好,您可以通过法院诉讼主张您的权力。
您好,您具体遇到了哪方面的法律问题。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