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商品有购买法律效力吗

更新时间:2019-08-25 08:0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某甲看商场促销手机,免费试用15天,某甲与商场签订试用合同。手机拿回家使用了12天,觉得不是很好用,于是不打算购买,但此时某甲出差去了外地,过了7天才回来,此时试用期15天已经过了。某甲去商场想拒绝购买此手机,商场以过了试用期,某甲没有明确表示拒

某甲看商场促销手机,免费试用15天,某甲与商场签订试用合同。手机拿回家使用了12天,觉得不是很好用,于是不打算购买,但此时某甲出差去了外地,过了7天才回来,此时试用期15天已经过了。某甲去商场想拒绝购买此手机,商场以过了试用期,某甲没有明确表示拒绝购买,就表示某甲已经同意购买了,不接受某甲的要求。某甲认为,自己没有表示购买,不应该认为自己同意购买,之所以没有按时间来还手机,是因为特殊情况,自己出差了。某甲与商场发生纠纷。

解释:

我国《合同法》第171条规定:“试用买卖的买受人在试用期内可以购买标的物,也可以拒绝购买。试用期间届满,买受人对是否购买标的物未作表示的,视为购买。”在试用买卖试用期内,是否购买标的物完全由试用人决定,如果拒绝购买,也无须向出卖人说明理由。但是,试用期间届满,但是,试用期间届满,买受人未作表示的,则视为购买。虽然在试用期届满时某甲身在外地,但是某甲依然可以通过电话或让家人朋友代为通知商场表示拒绝购买,由于某甲在试用期届满时未作任何表示,依据法律规定视为购买,所以应当购买该试用产品。

由于商家竞争的日益激烈,试用买卖凭借着它的免费试用、满意再购买的特点,受到了一定消费者的欢迎,商家借此推广自己的产品,扩大销量。但是,试用买卖也有其特殊之处,消费者一定要多加注意,才能正确发挥试用商品的特性,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消费维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21567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请问试用商家满减优惠券商品降价试用优惠券犯法吗
你好,这个不犯法的,如果有优惠活动,是可以使用优惠券的
在买卖合同中,对商品的试用期没有约定,我可以和卖方协议补充约定商品试用期吗?
补充协议也应视为合同的组成部分,是否有效,要看合同内容。合同约定销售提成应支付给你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但是客人在试用期内将商品租给别人,算是同意购买该商品了吗?
需要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包括合同期限内。 不超过3年期限的合同,试用期不能超过2个月。 试用期内双方都可以随时解除合同
对商品的试用期约定不明确,我朋友可以和卖方协议补充约定商品试用期吗?
试用买卖合同试用期由当事人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仍不能确定的,由出卖人确定。
未激活活的进网试用手机可以售卖嘛?可以按市场商品全新商品售卖嘛?
是不可以的,只要不是全新机,按照全新机售卖的,就算是欺诈,消费者可以要求退一赔三的,建议按照真实情况如实陈述
试用商品,这个事情怎么解决
您好,可以向消协投诉这种情况
商品房什么情况试用双倍赔偿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
卖假货去哪举报
卖假货去哪举报
消费者权益
被诱导消费可以报警吗?
等待警察处理并要求赔偿
拆迁事宜。有了孩子,孩子的户口也在母亲家,这个孩子能享受拆迁待遇吗?
这个是可以享受拆迁政策的,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如果妇女在出嫁后未将户口迁出的,可以享受相应的拆迁补偿
三级残疾人月最低生活保障是多少?
法律分析:在享受低保待遇的残疾人中,残疾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的智力、精神残疾人,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400元。国家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
中考前几个星期能因病休学吗?
因病休学需按照学校规定流程操作。首先,向学校提交医疗证明,证明病情需要休息治疗。其次,填写休学申请表,说明休学原因和期限。学校审核通过后,办理休学手续。休学期间
那我还需要把衣服退回给商家吗?
针对您的问题,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退货、换货或修理。您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如质量问题严重且影响使用,退货更合适;如问题可修复,换货或修理也是选择。
家长进入教室,辱骂学生,违法么
违法,可依法处理。如辱骂轻微,可通过沟通解决;如严重侵犯学生权益,可向学校投诉,要求处理;若构成违法犯罪,应报警,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