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消费者

更新时间:2019-08-19 16:17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要保护消费者在平等法律关系中的利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谁是消费者?从社会现实情况来看,每个公民、每个法人或非法人团体都是潜在的消费者。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第二条规定: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

 要保护消费者在平等法律关系中的利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谁是消费者?

  从社会现实情况来看,每个公民、每个法人或非法人团体都是潜在的消费者。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第二条规定:“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按照这一立法宗旨,则所有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人都是消费者。如此,则出现如下问题:

  首先,作为法人或非法人团体,基本上不可能“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即便是购买了公民通常用来消费的商品,其目的也往往为了办公、或为职工发放福利等非生活需要的目的。因此,有人认为法人或非法人团体不应当属于消费者。

  其次,现实生活中的“王海现象”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实事求是地讲,王海购买商品不是为了生活消费,而是为了通过诉讼获利。从案件来看,也确有法院据此条判决王海败诉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一问题?是不是不把“王海”们看作消费者呢?学界同样有争论。其实,这里不仅涉及消费者的定义问题,还涉及了民事责任的一个原则——填平原则在当代的演化问题,下文还要谈到,这里不赘。

  那么,究意谁是消费者?笔者认为,只要是非为再次交易或者说是转手倒卖为目的购买商品和服务的人,无论其目的是生活消费、使用还是直接投入生产,包括公民和法人及非法人团体都是消费者。如此定义消费者,才能更好地保护购买商品和服务的人。目前,从我国《消法》目前的规定看,农民购买生产资料的交易行为参照《消法》进行规范可以说就是这一趋势的体现。

  还从实例来看。一个单位发放职工福利,购买了某种商品,而商品的质量和服务问题只有真正享用商品的职工才能发现,但按照《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由于职工与经营者无契约关系,因此,除非发生由于产品质量而造成的财产、人身损害,职工们不具备合同法上的请求权;如果存在欺诈行为,同样由于职工不是购买者,无契约上权利,不享有“知情权”,因此也不能去和商品服务的提供者理论。按照《消法》,单位又非“为生活”购买商品,显然无法保护自己职工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那么,从法律上讲,是

  否应该保护单位的这种消费者权益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因此,将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排除在消费者之外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王海”作为特例,是否应该受《消法》保护呢?从立法宗旨看,《消法》所以对欺诈行为按照“增加一倍赔偿”的原则处罚,其目的很明确,是为了处罚有欺诈行为的经营者。至于被欺诈的对方的目的或行为,如果说是一个因素的话,也不是考虑的重点。原因在于,一般说来,作为经营者的一方和作为消费者的购买方在信息上是不平等的,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我们不能因为某购买者掌握信息的水平超过了一般水平而从法律上限制这一部分人的权利,因此,应当视“王海”们为消费者。[page]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欺骗消费者怎么赔偿消费者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款或接受服务费用的一倍。
我让消费者换产品或者退钱。消费者说这是欺骗消费者行为,这是欺
欺骗消费者购物,消费者不仅可以要求退货,同时也可以要求相关经营者赔偿损失。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不符合商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等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可以询问平台客服扣款原因,要求返还,协商不成可到消费者协会投诉,或到法院起诉解决。
你好,我是刘则通律师。目前案件到什么阶段呢?需要把案件情况都陈述清楚,才能给你做准确的分析判断。
可以到银行进行人工接控
具体看租房合同怎么约定的
要查询私人诊所是否有合法证明,需联系当地卫生健康委员会(卫健委)核实其是否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两侧疝气手术后半个月出现问题,不确定漏做还是复发,医院只愿赔偿最高万元,我们作为专门处理医疗纠纷案件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