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卖转手车存欺诈

更新时间:2019-10-01 01: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汽车销售商故意隐瞒了销售的车辆已经不是新车的事实,但是仍以新车的价格向消费者销售,这种行为是一种典型的欺诈行为。

  钱先生通过上海某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订购了一辆车价为21.38万元的轿车,提车时,发现车身有些部位油漆掉落,有挂过牌的痕迹,怀疑此车已被用过。他向销售人员询问,对方解释说是该品牌厂家挂标志时造成的,同时告诉他这款车卖得很便宜,并承诺待消费者上牌后为其做一次免费汽车美容。

  两个月后,钱先生在为汽车做美容时,技术人员告诉钱先生,车子早就已经美容过。随后,钱先生通过投诉热线向厂家咨询。一并将该车的发动机号告诉了接线小姐,结果查询发现该车早在半年前就已经卖给了该厂家的内部职工。自己要买的是新车,而经销商提供的却是生产厂家的内部供应车,钱先生于是向经销商提出退车或者换车的要求,但遭到拒绝。钱先生于是向消保委汽车专业办公室进行投诉。

  消保委专家认为,这辆轿车在销售过程中确实存在着操作不规范的地方。一是新车的来源渠道不正:销售商在进货时缺乏必要的验车程序。二是出具的凭证不规范:该企业提供给消费者的购车发票,用的是企业的内部收据,合同金额与开具的机动车销售发票不符。三是销售心切,私下交易:为做成一笔生意,商家千方百计寻找货源,将企业分配的内部职工车通过非正规渠道进行私下交易,这种转手销售,从中获利的做法显然是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严格来说是种违规操作行为,有欺诈之嫌。

  律师表示,汽车销售商故意隐瞒了销售的车辆已经不是新车的事实,但是仍以新车的价格向消费者销售。根据《民法通则》司法解释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销售商的这种行为是一种典型的欺诈行为。应当对消费者承担“退一赔一”的责任。从合同法的角度来说,消费者与销售商签订的是新车买卖合同,而销售商实际提供给消费者的却是转手旧车,销售商的行为构成了根本性违约,消费者可以依据《合同法》的规定解除双方的汽车买卖合同,同时向销售商主张违约责任,要求销售商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在市消保委汽车专业办调解下,经销商最终为消费者退车,退还消费者包括车辆购置税、上牌费、保险费及养路费等在内的购车款24.3万元。由于消费者实际花费24.61万元,但鉴于退车时该车已经上牌且行驶了近5000公里,所以协议由消费者承担3100元的经济损失。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起诉商家欺诈
按调解书约定履行。
商家价格欺诈
可以向政府部门进行举报
律师解答动态
威法律师
威法律师
5分钟前
你好,这边是如何被骗的啊
孙志伟律师
孙志伟律师
12分钟前
你好,你说的情况建议你拨打市民热线具体咨询
孙志伟律师
孙志伟律师
12分钟前
你好,你说的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孙志伟律师
孙志伟律师
18分钟前
你好,你说的情况想主张什么
曹伟律师
曹伟律师
28分钟前
你好详细交流一下遇到的问题
陆燕律师
陆燕律师
37分钟前
欠债不还被起诉后,首先会收到法院传票,需按时应诉。若债权人胜诉,债务人需按判决履行还款义务,否则债权
陆燕律师
陆燕律师
38分钟前
一般是可以向劳务公司理赔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上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应认定为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