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担保中保证人能否免责的一种特殊情形

更新时间:2019-08-30 03:0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同一债权就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的,保证人如何承担保证责任,《担保法》第28条对此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担保法司法解释》)第38条区分不同的情形,又做了补充规定。基本上解决了物

同一债权就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的,保证人如何承担保证责任,《担保法》第28条对此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担保法司法解释》)第38条区分不同的情形,又做了补充规定。基本上解决了物的担保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债权人怠于行使担保物权时保证人应否承担保证责任和应承担保证责任的范围。但却未规定物的担保因未办理登记和其他情形导致担保物权未设立,保证人应否承担责任和如何承担责任的问题,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实践中,这种情形已经出现,当事人和人民法院对此持不同的看法。总结担保物权未设立的原因,区别担保物权未设立与相关法律概念的区别,正确界定担保物权未设立的情形,对解决上述问题不无裨益。本文拟对此做一探讨。
一、 担保物权未设立的原因
首先应当明确,在物的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情形下,因《物权法》将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原因与结果相互区分,不承认物权的无因性原则,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自然会导致担保物权未设立,但此种情形如何处理《担保法司法解释》第38条第2款以作了明确规定,在此不予讨论。本文只讨论在担保合同有效的前提下,而担保物权由于各种原因未设立的情形。物权的变动,不动产一般采用登记公示方式,动产一般采取占有交付公示方式始得产生法律效力。此为物权变动的公示原则,主要意义在于确定无权的归属,保护交易的安全与交易秩序,提高交易的效率。以不动产为例,我国《物权法》采取不动产物权登记生效主义为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原则。既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移和消灭都应当进行依法登记,登记后始能产生法律效力,未经登记的不产生法律效力。《物权法》第9条、第14条、第187条、212条均有规定。担保物权的设立属于物权变动的一种,理应遵循法律的规定,相应地,担保物权未设立主要是由于欠缺相应的法律要件而致,归纳起来有以下情形:(一)以建筑物和其他地上附着物、建设用地使用权和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正在建造的建筑物抵押的,因未办理登记,导致抵押权未设立;(二)因出质人未交付质押财产;(三)、因登记部门的原因致使当事人无法办理抵押物登记,但抵押人未向债权人交付权利凭证的;(四)抵押合同对被担保的主债权种类、抵押财产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根据主合同和抵押合同不能补正或者无法推定的,抵押不成立;(五)、以尚未办理权属证书的财产抵押的,在第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未能提供权利证书或者未补办登记手续的,抵押不成立;(六)、出质人代质权人占有质物的,质押不成立;(七)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page]
二、担保物权未设立不等于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
《担保法》第28条第2款、《担保法司法解释》第38条第1款规定了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保证人在债权人放弃的权利范围内免除保证责任。那么,担保物权未设立是否等同于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并进而适用上述规定,保证人以此抗辩拒绝承担相应的办证责任,显然不能。担保物权未设立不等于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首先从法理上看,放弃权利的前提必须是有效的权利,无效的权利自始无效,无需放弃。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这里的担保是指已设立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担保,如果由于担保物未办理登记,致使担保不发生法律效力,既担保物权根本就未设立,就不存在债权人抛弃物的担保的可能,当然不能适用上述法律规定。
三、应区分不同情形正确处理保证人应否承担责任和如何承担责任的问题
如果担保物权未设立的原因可归责于担保人和债权人,应区分担保物提供的主体来处理。当担保物系由债务人提供时,保证人应对物的担保以外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当担保物系由第三人提供时,保证人应承担全部保证责任。
具体原因是:
(一)担保人和债权人对担保物权未设立存在过错
担保合同签订后,如果担保合同不存在无效、被撤销或解除等情形的,担保人和债权人应当积极全面的履行担保合同确定的义务,包括办理登记、交付质物等,促成担保物权有效设立,实现担保物的特定化,担保债权实现。从以上我们归纳的担保物权未设立的情形看,均是由于担保人和债权人不积极履行合同义务,致使担保物权未设立,担保人和债权人是有过错的。有过错就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这是民事活动中的一条基本的原则。
(二)因提供担保物主体的不同导致保证人承担的责任范围不同
当担保物系由债务人提供时,如果担保物权设立,保证人只需对物的担保以外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作为一个理性的债权人设立混合担保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维护自身利益,会积极设立担保物权。此时,保证人也可在担保物的范围内免除保证责任。对债权人、债务人和保证人均是无害的。而因其不履行义务导致担保物权未设立,但其利益不会受损,因为还可以向保证人主张,但此时却侵犯了保证人的合法权益,违反了债务人承担最终责任的原则,不符合《民法通则》的公平原则。因此要求保证人只对物的担保以外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是对债权人怠于履行义务的惩罚,也符合公平原则。[page]
当担保物系由第三人提供时,物的担保和保证彼此独立的,双方承担的是足额连带责任。根据《担保法司法解释》第38条第2款,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的,物的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或者担保物因不可抗力的原因灭失而没有代位物的,保证人仍应当按合同的约定或者法律的规定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应承担全部保证责任。物的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与担保物权未设立的后果是相同的,根据类似情况类似处理的原则,保证人应承担全部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消费维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53149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担保保证人追偿管辖法院
你好,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诉讼,原告可以向其中一个人民法院起诉;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
保证人怎样起诉反担保保证人
可以在起诉状上将担保人和债务人列为共同被告,同时起诉。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借款合同上担保方式是抵押,还有保证人签了连带责任担保,要求保证人偿还利息吗?
对于保证合同纠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16条的规定,保证方式有两种: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对于一般保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17条的规定“
债权人与债务人串通骗取保证人担保,保证人是否承担保证责任?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保证人向债务人追偿,但应注意追偿时效。  《民法通则》第81条第1款规定:“保证人履行债务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担保
贷款担保,保证人维权
您好,担保人需要承担还款责任的。
担保人与保证人
没有太大区别,采纳我的意见好不?
担保保证人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保证人应该不需要承担责任。
银行卡被冻结,可委托律师处理
你好,被谁冻结的,为什么冻结
车还能回来吗?我想问一下给别人分期买车,车是以自己的名义挂的。如果他不还这个分期付款,车还能还吗?
分期付款的车是可以卖的,但是由于分期付款的车往往设定了抵押权,而抵押权不能与债权分离而单独转让,所以在卖方全部付款前,买方暂时不能办理车辆的过户,并取得车辆的所
请问摩托车驾驶证是否可以过户
车辆过户就是把车辆所属人的名称变更。不能过户车辆:1、未经批准擅自改装、改型及变更载货重量、乘员人数的;2、达到报废年限的(如车况较好,经特殊检验合格后可以过户
你好,我想问一下,自己签的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再拿去做公证可以吗?
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可以公证,也可以不公证。选择公证可确保声明的法律效力和真实性,适用于重要或复杂遗产情况。不公证则更简便快捷,适用于一般遗产处理。根据自身情况和需
我是第三方派遣到工作单位的,现在要把我调到别的单位工作,待遇不变这合法吗?
调岗需协商,否则可能违法。如单位强制调岗,员工可要求恢复岗位;如不愿继续工作,可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补偿。如单位违反劳动法,还可采用仲裁、诉讼等手段维权。
大专被警告处分了撤销了会记入档案吗
针对不同情况,处理方式有所不同:若警告处分轻微且未造成严重后果,学校可能仅内部记录但不公开,撤销后不影响档案;若处分较严重或涉及学术不端,撤销后可能仍有记录,需
楼顶加高加宽彩钢瓦违反法律哪条规定
您好,您可以向城建部门举报
相关文书下载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