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颁发的入住许可证明严重违反有关消防法规,是否应对火灾损失
更新时间:2019-06-06 17: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我国《消防法》第十条规定: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单位应当将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报送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未经审核或者经审核不合格的,建设行政主管
我国《
消防法》第十条规定: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
建筑工程,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单位应当将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报送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未经审核或者经审核不合格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
我国《消防法》第十条规定:“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单位应当将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报送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未经审核或者经审核不合格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发给施工许可证,建设单位不得施工。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竣工时,必须经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验收;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这是法律对建设单位的要求,问题是,如果有关国家机关违反法律是否应当承担民事上的赔偿责任?
例如,一个汽车旅馆的防火条件严重不符合有关消防法规,但政府有关部门对此视而不见,仍然给旅馆发放了入住许可证,结果旅馆发生了火灾造成多人伤亡。受害人向旅馆经营者、旅馆承建者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索赔,要求承担侵权责任。向政府部门索赔的理由是:由于政府部门的疏忽,没有要求旅馆的所有者严格执行有关消防法规,而且没有在旅馆建设期间履行职责,正确检查其消防安全条件,因此政府部门对火灾损失负有责任。
在本案中,法院考虑到政府部门的职责是保护公众的利益,对某一具体受害人没有义务,因此法院撤消了被害人对政府部门的诉讼。
但旅馆所有者和经营者提起了对政府部门的诉讼,认为如果法院判决被告对受害者承担侵权责任,则政府部门由于其疏于监督管理,应当对全部或者部分火灾损失承担侵权责任(作为第三人)。
判决认为,政府部门颁发和拒绝建筑许可或者入住许可这类行为不属于“计划水平的决定”。因此,没有豁免权,应当对有关的侵权承担责任。考虑到旅馆的消防条件,政府部门有义务拒绝给旅馆颁发入住许可证,政府颁发入住许可证的行为是严重违反有关消防法规的行为。政府部门应当对旅馆火灾承担部分责任。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我的房子入住两年,我们刚知道开发商应该有入住许可证,可是我们
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开发商必须在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才能与购房者签订认购协议和商品房买卖合同。开发商明知自己没有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但是却又与购房者签订认购书或者房屋销售合同的,其行为属于欺诈。 《合同法》第54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规定,出卖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解除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一)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
(二)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
(三)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或者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 因此,开发商在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与购房者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话,属于欺诈行为。购房者可以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合同无效,或者主张撤销商品房买卖合同。 商品房买卖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以后,开发商不仅需要退还购房者已经支付的购房款和利息,而且还要赔偿购房者因此遭受的损失。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欺诈的情况下,上述司法解释还规定了开发商的惩罚性赔偿责任。也就是说,购房者可以要求开发商额外支付与已付房款等额的赔偿。比如,购房者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后支付首付20万,银行按揭贷款80万,如果发现开发商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则可以起诉要求开发商返还房款100万及利息,而且还可以要求开发商再支付100万的赔偿。 以上就是对“没有房屋预售许可证开发商是欺诈吗”所作的解答。总之,发生商品房欺诈纠纷后,购房者应当及时与开发商沟通,如果无法协商解决问题,那么则应当及时向法院起诉。开发商没有房屋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行为属于欺诈行为,购房者不仅可以要求返还房款,还可以要求惩罚性赔偿。希望以上解答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需要咨询的,建议您直接联系律师,他们会为您细心解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