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布带有隐私内容的诉状构成侵犯名誉权吗?

更新时间:2012-12-26 18: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案情】某法院受理万某诉周某人身损害赔偿一案后,依法将诉状副本送达被告周某,周某见诉状上写有周某将我强奸,使我怀孕并生一男一女等内容后,将诉状张贴于公共场所。原告发现后,再次以侵犯名誉权为由对周某提起诉讼。【评析】分两种情形分别处理:

  【案情】

  某法院受理万某诉周某人身损害赔偿一案后,依法将诉状副本送达被告周某,周某见诉状上写有“周某将我强奸,使我怀孕并生一男一女”等内容后,将诉状张贴于公共场所。原告发现后,再次以侵犯名誉权为由对周某提起诉讼

  【评析】

  分两种情形分别处理:

  第一种情形是:如果“强奸”属实,则被告行为虽然有损原告的名誉,但考虑到被告所散布的不是“捏造的事实”,因而不构成侵犯名誉权;

  第二种情形是:如果“强奸”不成立,则被告行为构成侵犯名誉权,理由是被告行为符合侵犯名誉权的三个构成要件。1、周某实施了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既然“强奸”不是事实,那么万某将之写入诉状,便成了捏造的事实。周某将错就错,将这一信息公诸于众,让第三人知悉,属于披露、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且影响到社会公众对万某的评价。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侵犯名誉权构成要件中,法律并未要求“捏告事实”与“散布捏造的事实”必须是同一人,因此本案中,即使周某散布的是万某捏造的事实,也不影响其侵犯名誉权的成立;2、周某主观上具有侵犯万某名誉权的故意;3、周某实施这一行为是为了让第三人得知。这正证实了上述第二、三两个构成要件。

  综上所述,应该先查清万某所称的“强奸”行为是否属实,再在充分考虑到原告自身过错的基础上依法对本案作出判决。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损害赔偿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99984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诋毁我,算不算侵犯肖像权名誉权
你好,这样可以追究侵犯名誉权的责任。
侵犯他人身体隐私是否构成侵犯隐私权?
你好 当然构成侵犯他人隐私权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模范”这个词可以用吗,是否违反广告法?
您好,关于最大和首屈一指等广告用语问题,如果符合实情的,则不违法,虚假宣传的,即使换了词语,也有可能违反广告法
成年人用语言攻击未成年人,造成未成年人心灵受到打击
你好,建议及时报警处理。希望我的回答能让你满意
父母打骂孩子,孩子死亡,父母会有什么惩罚吗?
父母打骂孩子致死,涉及刑事责任。处理方式包括报警、起诉等。选择时应考虑证据充分性、法律程序复杂性及个人安全等因素。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权益得到最大保障。
被人长期针对,有过不带名字浏览量2000以上的造谣贴,朋友圈不带名的叫人去死
面对网络造谣等长期针对行为,首先可收集相关证据,如截图、链接等,以备维权之需。其次,可尝试与对方沟通,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若沟通无果,可考虑向网络平台投诉,或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6条,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拘役、或者剥夺政治权力?
毁坏人名声可能涉嫌诽谤罪,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