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律师的执业生涯中,咨询接待是法律服务的第一步,也是建立信任、促成委托的关键环节。
一次成功的咨询不仅能提升当事人的信任感,还能为后续代理奠定良好基础。相反,若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潜在客户流失,甚至引发执业风险。
那么,律师如何在咨询中既展现专业,又赢得信任?本文从倾听、分析、共情三个维度,分享实用技巧。
一、善于倾听:比说更重要
当事人带着问题而来,往往情绪焦虑、表达零散。此时,律师的首要任务不是急于解答,而是耐心倾听、精准归纳。
1. 不打断,适当引导
让当事人完整陈述,避免中途打断或急于给出结论。
通过点头、简短回应(如“我理解”“请继续”)鼓励表达,增强信任感。
2. 记录关键信息
当事人叙述可能缺乏逻辑,律师需边听边梳理时间线、争议焦点。
适时提问补全遗漏信息,例如:“您刚才提到的合同,具体是哪一天签订的?”
Tips:倾听不仅是获取信息,更是让当事人感受到“被重视”,为后续沟通铺路。
二、专业分析:逻辑清晰,解答有力
在掌握事实后,律师需快速提炼法律要点,提供结构化、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1. 归纳争议焦点
明确核心问题(如合同纠纷中的违约行为、证据链完整性)。
区分法律事实与当事人主观感受,避免被情绪带偏。
2. 分层次解答
适当援引相关法规,分析利弊,并提供条理清楚、思路严谨、逻辑严密的专业分析及解决方案给予当事人。但要切记,绝对不允许对当事人进行胜诉的许诺,这种做法是非常不专业的,同时也会带来极大后遗症,可强调“我们会全力争取最佳结果”。
三、情感共鸣:建立信任的催化剂
法律问题往往伴随情感需求,律师若能及时换位思考,更容易获得当事人认可。
1. 站在当事人立场
避免机械法条复读,而是理解当事人的核心诉求,对其遭遇表示共情,能有效拉近与当事人之间的距离,但不过度卷入情绪。
2. 提供多元解决方案
当事人虽然是来进行法律咨询,但究其本质就是来解决问题的。如果法律途径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和最佳办法,那么可通过其他途径解决。
比如考虑到法律途径成本过高或周期长,可建议调解、协商等替代方案。例如:“除了诉讼,对方是否有协商意愿?我们可以尝试先沟通。”
3. 保持长期思维
即使当事人未立即委托,也应礼貌收尾,如“有任何进展随时联系”。口碑传播的力量远超一次咨询费,专业+真诚才是长久之道。
咨询接待是律师专业的“第一印象”,细节决定信任,逻辑赢得委托。掌握“倾听-分析-共情”的三步法则,既能高效解决问题,又能积累潜在案源。
找法网,国内知名的法律信息咨询网站,业务已覆盖全国34个省,369个大中小城市,吸引25万+执业律师、1.2亿+公众注册,创造了每天超10万次的法律咨询服务。
找法网致力于与律师一起成长,为律师带来流量, 更将流量变为客户!从曝光到品牌塑造,从引流到转化,从案源拓展到成案技巧。
律师可以利用平台优质的资源、强大的品牌实力、稳定的流量,为自己树立专业的律师形象,提升知名度,扩大对用户群体影响力,以及增强公众对律师自己的认可度、信任度,助律师打造地区专业律师品牌形象的同时,提升网络营销的案源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