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辞退已过试用期员工要赔偿

更新时间:2019-02-27 13:36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核心提示:试用期,是很多用人单位在建立正式劳动关系前需要经历的环节。但是,一些用人单位却缺乏对试用期的了解,导致法律纠纷频频发生。辞退已过试用期员工被判赔王先生与公司签订了3个月的试用期合同,未签订正式劳动合同。试用期结束又工作了一个月后,王先生突

    核心提示:试用期,是很多用人单位在建立正式劳动关系前需要经历的环节。但是,一些用人单位却缺乏对试用期的了解,导致法律纠纷频频发生。  辞退已过试用期员工被判赔

      王先生与公司签订了3个月的试用期合同,未签订正式劳动合同。试用期结束又工作了一个月后,王先生突然被公司解聘。2008年7月7日,北京市东城区法院经审理后,判决公司支付王先生工资及补偿金1.8万余元。

      2007年6月6日,31岁的王先生与雅柏(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以下称雅柏公司)签订《试用期协议书》,任部门经理,试用期3个月,试用期工资每月6000元,另每月补贴500元。试用期满,雅柏公司未解聘王先生,双方也未签订劳动合同。9月24日,雅柏公司口头通知王先生被解聘,10月10日王先生离职。王先生认为,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应予补偿。协商无果后,他向仲裁委申诉。2007年12月5日,仲裁委作出裁决,雅柏公司支付王先生自去年9月至去年10月10日的工资及解除劳动关系等经济补偿金。雅柏公司对裁决结果不满,向法院提起诉讼。代理人称,王先生在试用期内没有完成考核,且不接受岗位调整。公司解聘他符合法律规定,不应支付补偿金。代理人还称,王先生于9月24日后滞留公司,是个人行为,不应支付报酬。对此,王先生的代理人予以否认,称王先生是因办理交接手续才延迟离职。

      律师表示,“双方在协议中仅约定试用期为3个月,超过试用期还继续留用王先生,应当视为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现单位单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依法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律师认为,对于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间问题,单位主张王先生是由于个人原因留滞公司,但不能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所以王先生正式离职的时间是双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间,解除劳动合同前的工资单位应予支付。(法制周报新闻热线:0731-4802117)关于王先生的工资标准,双方均认可王先生每月基本工资6000元,另有500元的补贴,该补贴部分应视为王先生的工资组成部分,单位依照6500元的标准履行支付义务。

      延长试用期被判补偿

      2008年1月,蒋女士与某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试用期为三个月,约定每月工资4200元。三个月试用期结束后,该单位称还要继续考察蒋女士,以此为由又将试用期延长了两个月。在两个月试用期即将到期时,该单位以书面形式通知蒋女士解除劳动合同,原因是蒋女士在试用期内不能胜任工作和不符合录用条件。蒋女士感觉很委屈,遂提起劳动仲裁,要求该单位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仲裁委裁决,该单位应向蒋女士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该单位不服裁决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认为,某单位以蒋女士在试用期内不能胜任工作和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与其解除劳动关系,未向法院提交充分证据,单位应向蒋女士支付经济补偿金。(据《法制晚报》)

      律师认为,“《劳动合同法》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本案中,某单位两次与蒋女士约定试用期,违反上述规定。因此,某单位与蒋女士第二次约定的试用期期间实为履行劳动合同的期间。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向蒋女士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

      律师提醒用人单位应当依法约束自己的用工行为,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时不能违反法律规定的底限,如果约定违反法律规定,应当以法律规定的试用期为准来认定双方之间的试用期。同时,如果用人单位在劳动者超过试用期后,以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试用期辞退员工被判补社保

      2007年1月30日,刚刚大学毕业的韩梅(化名)与一家外资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书,双方约定合同期限为1年,其中试用期3个月,第一年的税后工资为每月2650元,试用期从报到之日起计算。同年3月5日,韩梅正式进入该公司,担任起了采购的工作。6月下旬,韩梅已向公司提交就业报到证,可公司一直未与她签订劳动合同。去年7月1日,韩梅大学毕业后开始参加公司举办的封闭式培训。可就在培训期间,经医院诊断,韩梅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之后,当韩梅再一次提交就业报到证,并要求与单位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时,单位便以韩梅“放弃培训”、已无法胜任原岗位工作为由,拒绝与韩梅签订劳动合同。日前,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根据法律规定,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系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因此法院作出一审判决:用人单位以3200元为基数为劳动者缴纳2007年7月至2007年9月的社会保险费。(据《京华时报》)

      律师说,“本案中的劳资双方其实已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即便公司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但事实上已在公司服务多时,并按月领取了相关的劳动报酬,劳动者自用工之日起,就与公司建立了劳动关系”。

      律师同时认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条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因此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需由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以双方合意为基础,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的前提下,不能强制双方签订未经协商的劳动合同。因此,有关签订劳动合同的请求不属于法院处理范围。关于社会保险,劳动合同法中明确予以规定,是用人单位具有必须缴纳的义务,本案中用人单位应以3200元为基数为劳动者缴纳2007年7月至2007年9月的社会保险费。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试用期辞退员工,赔偿标准
试用期辞退员工的赔偿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在合法解除的情况下,会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提供相应的经济补偿;若是违法解除,则需支付两倍的赔偿金。而对于因员工过失导致的辞退,则用人单位无需支付任何赔偿。实际处理时,需结合具体情况,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
过失辞退员工赔偿标准
针对公司因过失辞退员工的赔偿问题,具体标准如下: 1.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公司需支付两倍于经济补偿标准的赔偿金; 2. 协商解除、无过失性辞退或经济性裁员,补偿金额按员工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3. 过失性辞退,公司无需支付任何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辞退员工赔偿标准最新
对于用人单位辞退员工的赔偿,最新标准是基于员工的工作年限来计算补偿金额。操作步骤如下:首先,计算员工在公司的工作年限;其次,根据工作年限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每满一年工作支付一个月的工资;对于工资较高的员工,按照当地月平均工资的三倍进行支付,但补偿的年限不超过十二年。最后,用人单位应确保及时支付赔偿,以避免可能发生的法律纠纷。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
律师解答动态
残疾人违规搭建钢架棚是否罚款得看具体情况。一般来说,违规搭建违反了相关规定,是可能面临罚款的。解决方
立即报警并冻结相关账户,同时向网信办举报,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分钟前
妻子在婚姻中出轨,若构成重婚或与他人同居,离婚时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若涉及转移夫妻共同财产,分
卖了一单,收到法院通知,什么东西你卖是卖资料,多少钱?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分钟前
这不一定是真的。得看接单时有无相关签约付费的明确约定。若没约定,对方要求签约付费和高额赔偿没道理。若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6分钟前
装修合同逾期开始时间得看合同约定。要是合同明确了完工日期,那过了这天就算逾期。要是没约定确切完工日期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