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哺乳期内的劳动权益保护

更新时间:2014-05-23 15:49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导语:女性是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的劳动权益保护也是经常引发劳动争议的焦点。找法网将通过案例解析帮助广大女性劳动者澄清观念上的误区,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哺乳期不...

  导语:女性是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的劳动权益保护也是经常引发劳动争议的焦点。找法网将通过案例解析帮助广大女性劳动者澄清观念上的误区,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

  哺乳期不胜任工作怎么办?

  案情简介

  女职工郑小姐生育后不久,于2004年2月与A公司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从事销售工作。2004年7 月末,郑小姐患病住院三十天,出院后仍不能从事销售工作。A公司以此为由,提前三十天以书面通知解除郑小姐的劳动合同,并要求她必须于9月30日前办理各种手续。郑小姐不服,认为自己还在哺乳期,按照《劳动法》的规定,A公司无权解除自己的劳动合同,于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仲裁结果

  仲裁委员会受案后,经调查,郑小姐在A公司规定其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的期间内,确有未满哺乳期的婴儿,裁决撤销A公司解除郑小姐劳动合同的决定,由A公司另行为郑小姐安排工作。

  找法网点评

  焦点一:A公司解除郑小姐劳动合同的程序是否合法

  《劳动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A公司在决定解除郑小姐的劳动合同后,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了她,在程序上符合了解除劳动合同时通知期限的法律要求。

  焦点二:A公司能否解除郑小姐的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九条第三款的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这就表示《劳动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对职工可解除劳动合同规定的条件并不适用在孕期、产期及哺乳期内的女职工。另据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国务院第9号令)第四条,也规定了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解除劳动合同。

  A公司发出解除劳动合同书后,郑小姐已向该公司说明自己仍在哺乳期,但公司依然坚持解除她的劳动合同,违反了《劳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另据《劳动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本案中,当郑小姐患病不能从事原工作时,A公司并未另行为其安排工作便直接解除了她的劳动合同,显然从另一方面有悖相关法律规定。

  综上,虽然A公司解除郑小姐劳动合同的程序符合法律要求,却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对哺乳期妇女的保护规定,因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是合理的。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如何保护妇女职工劳动权益
你好,没签合同的,需要支付双倍工资,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律师解答动态
建议尽快进行亲子鉴定,确认胎儿生物学父亲,以明确抚养责任。
您好,不知道什么原因会欠老板钱?建议将事情简单说明再提问。
王科律师
王科律师
11分钟前
您好,起诉书说法错误,应为劳动仲裁申请书,代写申请书需要了解相应的案情。
王科律师
王科律师
15分钟前
您好,可以先与对方协商,若协商不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追究对方的违约责任并主张退款。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5分钟前
用人单位未提前告知上夜班,因个人无法上夜班被开除,工资应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一次性结清。若单位拒绝结清,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6分钟前
打邻居家小狗可能犯法,动物受法律保护,随意殴打可能构成故意损毁财物。建议先和邻居沟通,说明小狗狂吠影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19分钟前
您是否遇到了可疑的转账、投资或个人信息泄露?请详细描述情况,以便我帮您判断是否存在诈骗风险。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0分钟前
这可能是诈骗手段,正规借贷不会要求在卡内存入借款的百分之二十。遇到这种情况,千万别按对方要求操作,防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