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职工劳动功能障碍程度等级鉴定
更新时间:2019-03-19 16:2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1、《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申请表》或《致残程度鉴定申请表》。2、《工伤认定决定》原件或证明非法用工单位的材料。3、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时初诊诊断病历影象资料或职业病诊断证明。4、近期医疗诊断影象及相关资料。5、本人申报持《企业资料查询卡片》。
1、《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申请表》或《致残程度鉴定申请表》。
2、《工伤认定决定》原件或证明非法用工单位的材料。
3、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时初诊诊断病历影象资料或职业病诊断证明。
4、近期医疗诊断影象及相关资料。
5、本人申报持《企业资料查询卡片》。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关于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所面临的普遍问题
如果工伤职工对劳动能力鉴定结果有异议,可以依法申请再次鉴定。初次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如何对职工的工伤进行鉴定
认定工伤鉴定的方法如下:
1. 所在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 若用人单位未按时提出申请,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申请工伤鉴定所需材料包括:
1. 《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和复印件;
2. 有效的诊断证明及完整病历材料;
3. 工伤职工的居民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等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4.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在以下情形中应认定为工伤:
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
2.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
3.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
4. 患职业病;
5.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
6.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
7.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
我国法律对于劳动局工伤鉴定所制定规定之标准是什么?
工伤认定标准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具体步骤如下:
1. 确保伤害发生在工作时间和场所内,且因工作原因造成。
2. 收集医疗证明、工伤事故报告等相关证据。
3. 向劳动局提交工伤认定申请。
4. 等待劳动局的审核,并等待其作出认定决定。
如果伤害不符合工伤标准,您可以考虑通过其他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