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劳动仲裁胜诉的关键——证据

更新时间:2019-04-20 21:1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某著名企业的一名员工因不满工作安排,肆意冲击企业领导的办公室,暴力攻击人力资源经理等管理人员,虽经多次批评教育仍有恃无恐、肆无忌惮。企业遂依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解除了与其的劳动关系。没想到,该员工随即以非法解除劳动关系为由提请仲裁,仲裁失败后又转

    某著名企业的一名员工因不满工作安排,肆意冲击企业领导的办公室,暴力攻击人力资源经理等管理人员,虽经多次批评教育仍有恃无恐、肆无忌惮。企业遂依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解除了与其的劳动关系。没想到,该员工随即以非法解除劳动关系为由提请仲裁,仲裁失败后又转而起诉到法院。在法庭上企业虽然提供了大量的证人、证言,但却都因证人系企业员工,被法院以证人及其证言与企业具有利害关系为由而不与采信。最终企业无奈地败诉了。

      无独有偶,同样是一家合资企业新近录用了一名业务经理,此前企业轻信了他对于自己业务能力与社会关系的吹嘘,赋予其极佳的待遇,车房俱备。但通过一个月的试用,企业意外地发现此人不仅自吹自擂、华而无实,而且职业素养与个人信用极差,遂决定解除劳动关系。此人提请诉讼后,企业竟然发现自己居然提供不出该人“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证据,就更谈不上被法庭采信了,从而不得不面对非常不利的局面。

      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甚至有证有据的事实,为什么上了法庭反而得不到法律的支持呢?

      要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原本清楚明白的事情,到了法庭上不一定就能说清楚;即使说清楚了,也不一定会得到法庭的支持。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国法律一向秉承“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基本原则,但殊不知这里所说的事实其实并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常常提到的客观事实,而是法律事实。

      所谓法律事实,是指能够被证据所证明的事实。这里面包括两层含义,首先所提供的证据要被法庭采信,其次主张的事实要被该证据所证明。

      当然,通常情况下,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应该是一致的。但实践中,也常常出现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不一致的情况。这种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的相互背离现象,在民事诉讼中屡见不鲜,也常常在劳动仲裁与诉讼过程中出现,进而对最终的结果起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充分有效地运用证据,将客观事实证明为能够被法庭采信的法律事实就显得致关重要了。难怪经验丰富的律师告诉我们:“打官司实际是在打证据!”
      
      哪一方能够提供充分、确凿、有效的证据证明相关事实的存在,哪一方就可以掌握仲裁与诉讼过程中的主动权,进而取得最终的胜诉;相反,即使大家心知肚明客观事实的确存在,但就是无法用有关证据予以证明也是与事无补,不仅不可能得到法律的支持,甚至可能不得不最终面对败诉的不利后果。

      证据的保全

      证据的重要性似乎已经显而易见了,但往往是当人们认识到某个证据的重要性时,它却已经无法取得或不复存在了。这就要求我们不仅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有鲜明的证据意识,注意随时收集整理相关的资料,而且需要了解一定的证据保全的知识与技巧。

      证据保全是对证据加以固定和保护的制度。是指当事人为使证据保持其固有的客观性和真实性,防止因种种原因使固有的证据灭失、损坏或以后难以取得而申请实施的保全。提出保全申请的证据,必须是对案情有较重要的证明作用的,保全的证据如果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会使案情无法得到证实,从而使当事人的主张不能得以实现。

      证据保全一般可以分为诉讼前的证据保全和诉讼中的证据保全。诉讼前的证据保全,根据《公证暂行条例》的规定一般由公证机关进行,所以通常称之为证据保全公证。诉讼中的证据保全,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由人民法院进行。

      由公证机关出具的证据保全公证书的证据力一般优于其他一切证据,在诉讼活动中,被法院的采信率极高,是一种十分稳妥可靠的证据保全手段。但由于其程序严格、手续繁杂且需承担一定的费用,因此,除非确实必要一般不会被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所采用。

      证据的固化

      那么,还有没有既能防范劳动争议、规避诉讼的举证风险,又能够贯穿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简便易行的方法呢?

      上面已经提到,通常意义上的证据保全是指人民法院或公证机关保全证据的活动。但我们认为,广义的证据保全应该也包括当事人自己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证据加以保全的活动。为了有所区别,我们在这里将这样的活动姑且称之为“证据的固化”。

      其实,用人单位完全可以通过规范日常管理、完善相关制度等措施,对可能产生劳动争议的有关证据予以提前固化。

      那么,实践中我们都应该对那些有可能产生劳动争议的证据提前进行固化,以备不时之需呢?

      例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用人单位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在合法的前提下,还必须经过民主程序和公示程序方才有效。尽管大多数用人单位客观上都这样做了,但事过境迁,用人单位一般已无法对此予以证明。一旦遇到涉及内部规章制度的劳动争议,多半会因无法证明规章制度曾经经过民主程序和公示程序而被判无效。如果用人单位在民主程序和公示程序中,留存了员工返回的对于规章制度的“征求意见表”或工会盖章返回的意见回执,那结果恐怕就要大相径庭了。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41561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公司欠工资,劳动仲裁胜诉。公司欠工资,劳动仲裁胜诉强制执行迟迟没消息。
法律分析:如果公司拖欠工资的,可以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需提交的材料: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
劳动仲裁胜诉法院也会胜诉吗
劳动仲裁胜诉几率是难以预测的。 如果劳动仲裁失败,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劳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劳动仲裁 胜诉 单位执行
劳动仲裁胜诉后,只要对方未提起诉讼,该裁决已经生效。而对方拒不履行裁决义务,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申请劳动仲裁,需要什么些证据?
你好,建议约时间当面详聊。
劳动仲裁证据,劳动仲裁的证据有哪些?
有关劳动关系的相关证据(劳动合同、社保缴费记录、考勤记录、工作发放记录、入职表、工牌、年会照片、微信工作聊天记录等)
申请劳动仲裁,需要什么证据?
需要有证据证明在单位工作以及单位单方面裁员,
进行劳动仲裁,证据需要那些
这个需要结合你的实际情况,具体判断需要哪些证据,可以主张哪些费用
公司欠工资,劳动仲裁胜诉。公司欠工资,劳动仲裁胜诉强制执行迟迟没消息。
劳动仲裁胜诉后,劳动者可以携带生效的裁决书到当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1、只有法院执行庭有强制执行的权力;仲裁裁决书或法院判决书生效后,可以向法院执行
现在车主向我要车赔偿。我该怎么办?
根据《机动车交强险条例》的相关规定,交通事故伤人后保险公司的理赔流程如下:第一步:报案。报案时需要提供以下资料:1、保险单、行驶证和驾驶证。2、开车到保险公司。
18岁孩子把亲戚家6岁小姑凉猥亵了,3天前被报警抓进去了,现在在看守所。
从法律角度,猥亵幼女行为会受到严厉处罚。根据《刑法》规定,猥亵儿童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有特定情形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同时,考虑到受害者的年龄和心理状况,
中考户口所在地填错对录取是否有影响
中考户口所在地填错时,首先应立即与学校或当地教育部门联系,核实错误并尽快更正。同时,了解当地中考录取政策,看是否允许在录取后进行户口信息的更正。若因填错户口导致
您好网贷提现说我银行卡号填错了冻结让我手持身份证拍照片我知道是骗子
首先,您应立即联系网贷平台客服,核实情况并寻求解决方案。同时,向银行方面确认是否真的有冻结情况,并了解解冻流程。切勿轻信要求提供敏感信息的电话或信息。
签订了劳动合同不缴纳五险一金还能保住应届生的身份吗
针对不同情况,处理方式有所差异。若单位拒绝缴纳社保,可与单位协商补缴,并保留相关证据。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同时,保留应届生身份需注意避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