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弊端的建议

更新时间:2019-04-20 13:3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克服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弊端,从审判实践的角度提以下建议:1、加强法院与仲裁机关的沟通与协调。劳动仲裁委员会是专门处理劳动争议的仲裁机关,他们处理的案件多,对劳动法律、法规了解较多,有一定的实际经验。法院应与加强与仲裁机关的联

      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克服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弊端,从审判实践的角度提以下建议:

      1、加强法院与仲裁机关的沟通与协调。劳动仲裁委员会是专门处理劳动争议的仲裁机关,他们处理的案件多,对劳动法律、法规了解较多,有一定的实际经验。法院应与加强与仲裁机关的联系,对疑难问题多作交流。法院的裁判文书应送仲裁机关,让其能及时了解法院的审判动态,并通过审判与仲裁的沟通提高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水平。

      2、建立或裁或审的处理模式。劳动争议纠纷发生后,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仲裁或诉讼 ,选择仲裁的实行“两裁终局”。

      3、把依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作为工作出发点,坚持及时妥善处理和有利于社会稳定原则。劳动争议案件不同于一般的民事纠纷,劳动者往往是弱者,纠纷关系到其家庭和切身利益,处理不好,容易导致矛盾激化,特别是群体性案件更要高度重视,妥善处理。

      4、重视调解工作。劳动争议当事人双方具有劳动合同关系,争议解决后,劳动者还可能在单位工作,调解是有基础的,通过调解及时消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隔阂,化解矛盾,排除纠纷,有利于最终建立和发展良好和谐的劳动关系。

    法律快车 劳动法频道为您整理 劳动法相关知识,劳动法频道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61722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劳动争议仲裁和劳动争议诉讼的区别
劳动争议调解和劳动争议仲裁有以下区别: 1、依据的法律法规不同; 2、调解不是劳动争议的必须程序,而仲裁是通过诉讼解决劳动争议的必须程序; 3、当事人申请调解的
试述劳动争议的调解,仲裁与诉讼之间的关系.
在进行劳动仲裁时,仲裁委一般也会先就争议事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话才会进行劳动仲裁。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程序的衔接
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
劳动争议仲裁与劳动争议调解的区别
在进行劳动仲裁时,仲裁委一般也会先就争议事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话才会进行劳动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与劳动诉讼的衔接?
您好,具体是什么情况呢
劳动争议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关系
你好: 一、劳动仲裁和诉讼的关系。劳动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应当说,劳动仲裁程序能否处理好,是决定以后诉讼成功的关键。但是,如果仲裁程序,对你的合法请求
想问问因为网上赌博,怎么办
你好,需要结合冻结原因
遇到黑网贷款,填写信息怎么办
这种情况需要谨慎以免上当受骗
被骗了,能报警吗?
您好!可以收集证据报警处理
同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因年迈等原因可自愿与其近亲属协商确定监护人。那么当一个年迈的老年人与
在法律角度上,确定监护人通常考虑法定监护和意定监护两种方式。法定监护依据法律规定确定监护人,而意定监护则基于被监护人的意愿选择。在选择监护人时,应优先考虑被监护
两个女的因事纠纷,互相谩骂,其中一个女的老公对另一个女的有肢体接触抓伤胳膊,报警后协商无果
如果涉及到伤情鉴定,应首先确保伤者及时就医并保存好相关医疗记录。然后,可以联系公安机关或法院指定的鉴定机构进行伤情鉴定。鉴定结果将作为证据之一,影响案件的处理结
吃出异物,货款是50元,商家表示愿意赔偿5000元,合法吗
针对食品吃出异物的问题,常见的法律处理方式有:要求退货退款、索要赔偿、向相关监管部门举报。消费者可根据异物的严重程度、商家的处理态度及自身损失情况来选择。如异物
你好,我家老人一位是正处级,一位是中级职称,请问,单位福利分房面积是多少,谢谢啦
单位福利分房面积依单位规定。一般流程:1.了解单位政策;2.准备相关材料,如工作证明、家庭人口证明;3.提交申请并等待审核;4.根据审核结果和单位分配标准确定分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