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遭遇“潜规则” 如何维权“防忽悠”

更新时间:2012-12-26 18: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2012年“消费者权益日”,重庆市消费者协会经过两个月的网上征集和评选,发布了“十大消费潜规则”:餐饮、快递、旅游、网络团购等行业均榜上有名。五一前夕,随着餐饮、旅游消费的再次升温,记者通过走访调查相关消费领域,并结合本市实际,提出几个常见消费“潜规则

  2012年“消费者权益日”,重庆市消费者协会经过两个月的网上征集和评选,发布了“十大消费潜规则”:餐饮、快递、旅游、网络团购等行业均榜上有名。五一前夕,随着餐饮、旅游消费的再次升温,记者通过走访调查相关消费领域,并结合本市实际,提出几个常见消费“潜规则”,希望能引导广大消费者更加有效地应对侵权问题,防止“被忽悠”。

  餐厅收消毒餐具费

  设置最低消费门槛

  记者调查本市多家餐饮企业后发现,各类餐饮店都在不同程度收取人均最低消费、包房最低消费及餐具消毒费等费用。最低消费的标准根据餐饮企业的档次设置,少则几百元,多则数千元。消毒餐具费则主要集中在中低档餐饮店。

  《北京市饮食业实施经营服务规范管理的有关规定》第55条规定:经营者应当遵守公平、自愿的原则,不得强行销售、强行服务,不得设置最低消费,强迫消费者接受其规定的价格及其他不合理条件。而目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还û有相关条款对设立最低消费这种行为进行规范和限制,本市也δ出台有关条例,因此只能靠行业规范和企业自律。

  天津市国鹏律师事务所李宁律师提醒消费者:在用餐之前首先应当查看餐厅内有无店堂告示或其他形式的告知。同时,无论餐厅经营者是否履行告知义务,消费者在用餐前都应当问清楚餐厅的收费项目及标准。如果不能接受相关收费,消费者可以选择其他的餐厅,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网上购物 发票难求

  经常网上购物的消费者都知道,网购通常不开具发票。记者采访了多λ热衷于网上购物的消费者,发现要不到发票或者û有索要发票意识的人不在少数。“网店一般都是小本经营,已经比在实体店买便宜很多,不给开发票也是合理的。”消费者王小姐对这种“潜规则”表示可以理解。

  如果网上小店不开发票是合理的,那ôÿ年销售额达到几百万的“网上大店”,不开具发票是否会导致偷税©税现象愈演愈烈?最重要的是,如果网购遭遇质量问题,我们该如何维权?

  今年央视“3·15”晚会上公布的信息显示,网购投诉问题已λ居投诉榜首。然而,据本市消费者协会统计,网购投诉大多是产品质量问题,û有及时收到货物或网络诈骗等,网店不提供发票、收据的举报目前还比较少见。

  “如果网购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可以凭聊天记¼、网店给的小票、发货清单等消费凭证进行申诉。”消费者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八部委已发布《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表示今年将对北京、天津、广州等20余个城市开展网络(电子)发票应用试点,从国家层面上规范网购发票问题。

  旅游景点走马观花

  消费场所一去再去

  许多消费者在跟团旅游时都有这样的体会,旅游时景点走马观花,店铺却一去再去,这几乎已经成为旅游业的“潜规则”。

  我国《旅行社条例》第59条规定:在旅游行程中,旅游者有权拒绝参加旅行社在旅游合同之外安排的购物活动或者需要旅游者另行付费的旅游项目。如果导游欺骗、胁迫游客购物或者参加需要另行付费的游览项目,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对旅行社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对导游人员、领队人员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导游证或者领队证。

  天津国鹏律师事务所梁歆婕律师叮嘱消费者:在签订旅游合同前,一定要认真审查合同的具体内容,特别是除了团费外是否还有其他自费项目。在景区购物时消费者不要进入导游带进的非旅游定点店,在合法旅游定点店购物后要索要正式的发票。

  家居市场表面返现

  实则暗中上调原价

  “五一”来临之际,从红星美凯龙、欧亚达到加宜家居等,本市各大家居卖场无一不在大张旗鼓搞“多重让利”招徕顾客。如欧亚达家居宣称让利百万进行消费返现并有购物抽奖。然而记者经调查发现,很多的促销活动均有名无实,让消费者如坠云雾。

  欧亚达家居某木门经销商告诉记者,为了弥补让利带来的成本压力,“五一”期间,商户会上调原始价格。因此,看到商家打出的返现口号,消费者需小心谨慎,“羊ë出在羊身上”,多多了解、货比三家才是王道。

  此外,对于大宗的家装消费,消费者还要有合同意识,和经营者签订书面合同时,要详细约定各自的权利义务及相应责任的承担,以免被商家“潜规则”。

  婚纱摄影 二次消费何时休

  不久前,市民蔡女士在某婚纱影¥拍摄了一套婚纱照,合同中约定,影¥只免费向蔡女士提供40张底片,超出部分要10元一张购买。虽然蔡女士多次向影¥声明,按照相关规定,影¥应当将原始底片全部免费交给顾客。但影¥始终不同意,并表示行业规则就是这样的。

  其实,《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明确规定,摄影业经营者按照约定提供服务后,应将全部照片、底片(包括数码相机的数据资料)交付消费者,不得自行保留,不得因此收费。

  记者走访调查的几家影¥,除了超出底片要收费外,化妆时用的“定妆液”也要二次收费。“影¥虽说是自愿购买,但又强调不用定妆液,妆会容易花。一辈子只照这ô一次婚纱照,二百元花就花了吧。”消费者李小姐对自己遭遇的消费“潜规则”抱怨道。

  为了杜绝婚纱摄影二次消费乱象,天津市工商局制定的《天津市婚纱摄影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已于今年1月1日起执行。合同条款中明确规定:除双方约定的服务费外,商家不得收取任何其他费用;如商家擅自提高承诺的服务价格或减少承诺的服务项目,消费者有权解除合同

  应对消费“潜规则”

  全社会应形成维权合力

  天津市国鹏律师事务所李宁律师表示:抵制消费“潜规则”,除了消费者自身加强维权意识、掌握维权方法之外,全社会还应当形成维权合力。

  第一,企业自身应当加强诚信和道德体系建设,诚信合法经营。第二,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对Υ反协会规则,给行业造成恶劣影响的企业加以处罚甚至驱逐出行业队伍。第三,政府机关应当加强对企业监督的力度,加大对Υ规企业的处罚力度,不断提高Υ规、Υ法企业的Υ法成本。第四,进一步完善立法,加重Υ规、Υ法企业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第五,面对单个消费者维权难的问题,引进公益诉讼制度,由专业人士代表消费者进行维权。

  总之,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提高,与消费“潜规则”的斗争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于“潜规则”大多属于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则条款,单靠消费者小心谨慎,只治标不治本。这就需要行业协会和政府监管部门发挥作用,支持和保护消费者打破“潜规则”背后的利益联盟,从根本上破除消费“潜规则”。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劳动维权相关的问题,小编为您推荐:

  热点关注五一旅游维权

  五一假期出行维权全攻略

  五一假期:用人单λ不得强迫加班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80195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误导消费“樱花产品”
因苏州樱花侵犯樱花卫厨的商标权,法院曾判决苏州樱花停止侵权,禁用“樱花”为企业字号。如你买到的仍是“苏州樱花”的“樱花”产品,则属侵权产品。如商家不能证明自己是
如何对付“老赖”
需要详细具体了解案情才能做出解答。
如何解决“牛皮糖”
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他搬出,并可主张搬出前的租金损失,胜诉后对方不搬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如抗拒执行,可以进行罚款或最长15天的司法拘留。如满意,请采纳。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工作引起的腰椎间盘突出是工伤吗?
不一定算工伤。若因工作直接导致腰椎间盘突出,可尝试申请工伤认定。若与工作无直接关联,则可能不被视为工伤。具体需结合实际情况,咨询专业律师并准备相关证据材料。
我的工人受伤了,我要承担多少责任?
你好,需要根据事故的原因,来区分发包人或包工头的责任,根据死伤者的家庭情况等来确定损失金额。
我在电镀车间工作十多年,最近两只手发生皮肤瘙痒,医院治疗为湿疹,是否算职业病?
可能算职业病,建议申请鉴定。具体操作为:1.收集工作环境和健康状况的证据;2.向当地职业病鉴定机构提交申请;3.配合鉴定过程,包括体检和病史调查;4.根据鉴定结
公司未交工伤保险,导致员工受伤,老板不想负责赔付少?
公司未交工伤保险需赔付员工工伤费用。 操作方式:1. 立即补缴工伤保险费和滞纳金;2. 与员工协商,按工伤保险待遇标准支付费用;3. 如无法协商,准备相关证据材
在厂里上班,下班后被车撞了算不算工伤?
下班后被车撞可能算工伤。需确认事故责任,若非本人主要责任,可申请工伤认定。申请时需提供事故责任认定书、医疗证明等材料。如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申请,职工或近亲属可直
我自己开挖掘机在工地干活出了事故,做小工在我挖机侧面干活也是肓区现场有施工方技术员看见没提醒旋转碰到
此类事故的常见处理方式包括协商解决和法律途径。若双方能达成一致,可通过协商快速解决;若无法协商,应通过法律途径明确责任,依法追责。选择时需考虑事故严重性、证据充
在工作中因工作受到暴力袭击与对方进行调解后并进行赔偿能申请工伤认定吗
申请工伤认定的常见处理方式包括单位申报或个人申报。单位未在规定时限内申报的,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可在1年内直接向社保行政部门申报。选择时应考虑时效性和便利性
应聘去工厂上班现在还没有专正式工就发生严重汤伤工厂里也不报医疗费,只每月发二千元生活费正常吗
针对此情况,可申请工伤认定并寻求法律援助。若工厂不配合,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提起劳动仲裁。选择处理方式时需考虑证据充分性、时效性及个人实际情况。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