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陷阱有哪些

更新时间:2016-11-22 14: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签订一份合理合法的合同能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可有些求职者因为对合同的认识不够或求职心切,不知不觉签了某些陷阱合同。那么,在实践中,关于劳动合同的陷阱究竟有哪些呢?

  1、肇事单位:一般为熟人及其介绍的公司;受害者:对所谓的熟人过分信任的求职者

  口头合同有些人求职时,往往喜欢找熟人给介绍或安排工作,被介绍的单位业主口头上对求职者信誓旦旦,许诺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条件,却并不签订正式的书面文本。而求职者也因为碍于“熟人”的情面,对具体签订书面协议事宜难以启齿。直到后来才发现吃亏:一有“风吹草动”和特殊情况,这些口头形式的许诺便化为泡影,而且不受任何法律的保护。自己想讨回公道,却找不到任何法律依据,只能自认倒霉。

  2、肇事单位:带有危险性的行业,例如高楼清洁公司、化工厂等等;受害者:文化层次不高的外来务工者等。

  生死合同一些危险行业用人单位为了逃避应该承担的责任和风险,常常要求应聘者接受所谓的“生死协议”,在合同上注明:“如发生意外后果由乙方自负,甲方概不承担任何责任”。此合同签订后,一旦发生了工伤以及危及生命的意外,用人单位马上以此为“挡箭牌”为自己开脱,而受害的只能是求职者自己。

  3、肇事单位:规模较小,喜欢玩弄文字花样的小抠公司;受害者:凡事大大咧咧、粗心大意的“马大哈”

  模糊合同对有些用人单位事先拟定的合同,乍看上去详细周密,似乎无可挑剔,而且其主要条款也都遵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或者《劳动法》制定的相关条例,但是在一些具体的细节上却含糊其辞、歧义重重并留有多种解释。这样的合同签了以后,一旦发生劳动纠纷,用人单位就会以此“模糊条款”为救命稻草为自己辩护。

  4、肇事单位:看似正规实质混乱的皮包公司;受害者:“饥不择食、慌不择路”的求职者

  单方合同一些用人单位利用求职者求职心切的心理急催他们签约,但是其合同中只是一味地约定应聘方有哪些义务和责任,违反了合约后必须承担怎么样的责任,毁约要交一定数额的违约金等等。而对求职者该享有的权利却只字不提。这类合同的危害性极大,一旦签订,自己原本该享有的权益和福利都得不到保障,实际上成了用人单位的廉价劳动机器。

  合同是维护应聘者合法权益的武器,因此,求职者在签订就业合同时,一定要仔细研读,慎之又慎,要“左顾右盼”,详细了解了条款细则后再签。签订任何一种边缘合同都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一旦不慎掉进了合同的陷阱,求职者应依法享有的权利将得不到保障,最终是自己吃亏倒霉。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劳动合同必须有哪些内容
你好,劳动合同必须有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内容 
劳动合同中有哪些必须项目
可以委托律师审核一下,来电咨询,可提供法律帮助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已经成交一,一般无故不退的。
你绑定好了你想问什么问题看了是把
你好,东莞律师我觉得都可以,主要是自己信任。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分钟前
这属于诈骗和侵权行为。你可收集游戏币交易记录、聊天记录、游戏账号受损证据等,先尝试通过平台找对方协商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4分钟前
别慌,首先要收集能证明你不知情、信息被盗用的证据,像身份信息曾丢失、异常贷款操作记录等。然后和催款方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5分钟前
先查冻结原因,可能是涉诉被财产保全或执行。若涉诉,积极联系对方协商解决纠纷,达成和解后可申请解除冻结
您好,具体什么类型的刑事案件呢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