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办法

更新时间:2019-02-16 15:16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发布部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文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34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办法》已经2005年11月11日自治区第十届人民政府第2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自治区主席司马义·铁力瓦尔地
发布部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34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办法》已经2005年11月11日自治区第十届人民政府第2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自治区主席司马义·铁力瓦尔地
二00五年十二月二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关联法规:

第二条 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对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用人单位)进行劳动保障监察,适用本办法。
  对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进行劳动保障监察,依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具体工作可以委托其所属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实施。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劳动保障监察所需经费列入本级则政预算。


第五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均有权采取书面、口头、电话或者电子邮件等形式举报、投诉劳动保障违法行为。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在办公场所、公共场所设立举报、投诉信箱,向社会公布举报、投诉电话、电子邮箱。



第二章 劳动保障监察职责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照《条例》第十条 、第十一条 规定的职责和事项,实施劳动保障监察。


第七条 劳动保障监察员应当熟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和监察业务,经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从事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第八条 劳动保障监察员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应当文明执法,遵守工作纪律,不得泄露举报人的有关情况和被检查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


第九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从政府有关部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中聘请社会监督员,协助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社会监督员反映的建议、意见和要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认真听取并予以答复。



第三章 劳动保障监察的实施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对同级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用人单位,实施劳动保障监察。
  对中央驻疆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监察,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州、市(地)、县(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实施。


第十一条 劳动保障监察以日常巡视检查、书面审查、专项检查、接受举报、投诉等形式进行。


第十二条 劳动保障监察员进行现场监察时,被检查用人单位有关负责人及其他有关人员应当如实回答询问,提供相关资料,不得阻挠、隐瞒、规避。
  劳动保障监察员进行现场监察,应当制作现场监察笔录,并由被检查用人单位有关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被检查用人单位拒绝签名或者盖章的,劳动保障监察员应当注明拒签事由。


第十三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实施书面审查的,应当事先通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应当进行自查;并按规定的时间报送有关材料,接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核查。


第十四条 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接到投诉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决定受理的,应当于受理之日起立案查处;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告知投诉人。


第十五条 投诉事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予受理:
  (一)不属于劳动保障监察职权范围的;
  (二)应当或者已经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申请仲裁,或者已经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
  (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发生时间超过过2年的。
  前款第(三)项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其时间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第十六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接到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应当及时查处。


第十七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可以向用人单位发出劳动保障监察询问通知书,用人单位应当按要求予以回复。


第十八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查清违法事实后,应当下达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改正指令书。用人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正,并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书面报告改正情况。


第十九条 劳动保障监察实行回避制度。劳动保障监察员的回避,由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负责人决定: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负责人的回避,由本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决定。


第二十条 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文书应当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有关送达的规定,将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文书送达当事人。

关联法规: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劳动保障预警机制。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调查处理劳动保障群体性突发事件,并及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第二十二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建立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对有重大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行为的用人单位,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在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时,瞒报工资总额或者职工人数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对瞒报工资数额或者职工人数占应报工资总额或者职工人数30%以下的,处瞒报工资数额1倍的罚款;瞒报工资数额或者职工人数占应报工资总额或者职工人数30%以上50%以下的,处瞒报工资数额2倍的罚款;瞒报工资数额或者职工人数占应报工资总额或者职工人数50%以上的,处瞒报工资数额3倍的罚款。[page]
  骗取社会保险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基金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退还,并对骗取金额3000元以下的,处骗取金额1倍的罚款;骗取金额3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处骗取金额2倍的罚款;骗取金额10000元以上的,处骗取金额3倍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职业介绍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职业介绍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超越许可的业务范围活动的;
  (二)提供虚假信息的;
  (三)为无合法身份证件的求职者提供职业介绍服务的;
  (四)为无合法证照的用人单位提供职业介绍服务的;
  (五)介绍求职者从事法律、法规禁止从事的职业的;
  (六)以暴力、胁迫、欺诈等方式进行职业介绍活动的;
  (七)涂改、转让许可证件的。


第二十五条 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擅自编制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试题,伪造、仿制或者滥发职业资格证书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职业技能鉴定许可证》。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其他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其职资,依照本办法来施劳动保障监察。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所称职业介绍机构包括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办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和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许可开办的其他职业介绍机构。
  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包括开展技术技能人才教育和培训的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
  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包括经国家或者自治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许可设立的各类职业技能鉴定机构。


第二十九条 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文书,由自治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统一式样。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县劳动行政部门依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处理,请问什么是
对企业克扣工资,员工可以选择到当地劳动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进行。
律师解答动态
你这明显遭遇网络诈骗了。当务之急,先尝试通过注册时的其他方式找回账号,按找回流程操作。要是找不回来,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款没到账可能有多种原因,比如系统延迟、提现操作有误等。先查看提现记录和相关提示,确认操作是否正确。若
您好,您可以通过法院诉讼主张您的权力。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