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有罚款权吗?

更新时间:2019-01-24 12:13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用人单位能否在规章制度中设定罚款条款,是否拥有对员工罚款的权利?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权不受侵犯。罚款,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剥夺公民的财产权。因此,罚款属于财产罚的范畴。依照《立法法》和《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财产的处罚只能由法律、法规和规章设定。公司和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当然无权在规章制度中设定罚款条款,除非有相关法律法规的明确授权。那么,用人单位在规章制度中设定罚款条款是否有法律授权呢?1982年国务院颁布施行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对于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职工,经批评不改的,应当分别情况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经济处罚:……”。该《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在给予上述行政处分的同时,可以给予一次性罚款”。

  这是我国劳动法律关系中对企业职工罚款的直接法律渊源,现实中很多用人单位也是参照了这两条规定在其规章制度中赋予自己对员工罚款的权利。这种做法被法律理论和实践所接受。然而,国务院2008年1月15日发布的《关于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明确规定:《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已被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所代替,《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已经废止。

  也就是说,2008年1月15日以后,用人单位已经不能再根据该条例的规定,在单位的规章制度中设立罚款条款了。如果想要继续保留对员工的罚款权利,用人单位必须重新寻找新的法律依据。那么,《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中是否有罚款这一处罚措施的相关规定?答案是否定的。纵观这两部法律,并没有对用人单位的罚款权做出任何规定。只是在《劳动法》第四条提到了:“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至于对用人单位如何“依法”、依据哪部法律,来制定内部处罚规章制度没有给出明确规定。

  但这也进一步说明了,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的要求。对于涉及需要法律授权内容的,必须有明确的法律授权。《劳动合同法》第90条规定: “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22条和第23条规定: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可见,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对于劳动者严重违反法律、规章制度以及严重失职、营私舞弊造成用人单位重大损害的行为,用人单位只能采取解除劳动合同、要求劳动者赔偿损失以及按约定支付违约金等措施,而并不能采取罚款的处罚。也就是说,现实中某些单位在规章制度规定或员工手册中约定,对于员工的违章行为采取罚款的措施是没有法律授权的。

  在缺乏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即使用人单位有秩序管理的需要,单位与员工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也不能成为用人单位侵犯员工财产权的理由。这就犹如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即使是出于行政管理的需要,如果没有法律的授权,也不能借助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随意剥夺行政相对人的财产。这两者的法律原理是一样的。

  综上分析,劳动者的财产权受法律保护,用人单位对员工罚款应当有法律的授权。按照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用人单位对员工罚款是没有法律依据的,用人单位在规章制度规定或员工手册中约定,对于员工的违章行为采取罚款措施是没有法律授权的。对员工的违规违纪行为,用人单位不享有罚款权,如无特别规定,只能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行使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要求员工支付违约金和赔偿损失的权利。因此,笔者建议劳动者,面对没有法律依据的处罚、违反法律的责任承担方式,要敢于说“不”,维护自己的权益。[page]

  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没有了罚款权,并不意味着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就没有经济管理权了。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直接罚款虽然没有法律依据,但是用人单位可以在规章制度或员工手册中设立“月奖或年考核奖”等类型的综合考核奖项,范围可包括出勤、安全、质量、劳动纪律等方面,来行使管理权和规范员工行为。如果劳动者达到规章制度规定的考核要求,则全额享受奖励,否则就按比例或不能享受奖励。当然,用人单位要注意这些奖金的额度,要确保员工获得的工资符合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要求。否则,这些制度就有可能因违法而形同虚设。

  另,根据“劳动部印发《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第56条中规定“在劳动合同中,双方当事人约定的劳动者在未完成劳动定额或承包任务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条款不具有法律效力”。用人单位可依法制定科学的劳动定额,在规章制度规定或劳动合同中约定当劳动者超额完成定额时给予奖励,在劳动者没完成定额时,可酌情扣减工资,当然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本文结语:2008年1月1日新劳动法开始实施,2008年1月15日《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被宣布废止,企业直接行使罚款权已经没有法律依据。企业应正确使用企业的管理权有益于确立良好的劳资关系,进一步促进企业,社会稳定。如在新法实施,旧法废止后还没有对企业规章进行修改的单位,应尽快完善管理制度,以适应依法管理的制度需要。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用人单位有权利对劳动者进行罚款吗?
企业有权对员工罚款,但是应当有合法根据,必须是根据依法制定并公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公司企业的规章制度或者劳动纪律规范,公司的规章制度必须是依法制定并经过相关的公示方式或者合同约定的方式为劳动者所了解的
用人单位有权罚员工钱吗?
你好,不存在罚款的法律规定
老板有权利罚款吗
<p>明知上错菜还是吃完,那么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属于不当得利,餐厅可以要求其付钱。</p><p>《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p><p>在生活中,遇到上错菜的情况下,建议消费者主动和饭店老板沟通解决,可以把菜退回去,尽量避免“贪小便宜”而构成不当得利,导致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p>
律师解答动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分钟前
国徽是国家象征和标志,有庄重性和严肃性,不可以随意拟人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规定,不得损害国徽
徐婕律师
徐婕律师
3分钟前
你好,你有身份证吗?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可以查看户口本和出生证明,上面有身份证号码。
徐婕律师
徐婕律师
6分钟前
你好,要咨询哪方面问题?情况是怎样的?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6分钟前
门口摆花绿植被举报挡路,得先确认是否真影响通行。若确实挡路,应尽快把绿植挪到不阻碍通行的地方。之后摆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12分钟前
律师会见看押人员收费通常按次计算,具体费用因地区和案件复杂度而异,建议咨询当地律所获取准确报价。
杜小强律师
杜小强律师
14分钟前
根据你描述的情况,可能还需要结合案情具体细节才能判断。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7分钟前
公司以造成损失为由不结算工资不合法,工作了就该支付报酬。你可先和公司协商,明确你已按规定付出劳动,要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