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育保险报销

更新时间:2012-06-15 14:0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报销流程一、生育保险待遇申领1.申请人提供资料:a、计划生育证明(即准生证)b、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即出生证)或户口簿c、诊断证明(生产医院开的生产证明,出院时开的)、费用凭据(出院时...

 

  报销流程

  一、生育保险待遇申领

  1.申请人提供资料:

  a、计划生育证明(即准生证)

  b、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即出生证)或户口簿

  c、诊断证明(生产医院开的生产证明,出院时开的)、费用凭据(出院时打印的)

  d、本人身份证(代办的提供代办人本人身份证原件)

  e、属异地或境外难产提供住院费用明细

  f、属异地或境外剖腹产提供:

  (1)手术证明

  (2)费用凭据

  二、到医疗生育待遇审核部门办理(社保局)

  三、 符合条件即可办理,凭办理凭证即可到银行领钱。

  报销条件

  (一)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生育或者实施计划生育手术

  (二)所在单位按照规定参加生育保险并为该职工连续足额缴费一年以上

  报销比例

  报销比例:以所在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按照一定的比例一次性支付。其中:

  1.顺产为270%。

  2.难产为320%。

  3.剖腹产为420%。

  报销期限

  生育保险需连续买满12个月,宝宝出生的18个月之内报销,同时报销时需在保。生育保险属于典型的地方政策,各地规定各不一,有10个月,也有6个月甚至更低的。因此应以当地社保中心为准。

  报销范围

  一、生育保险基金以生育津贴形式对单位予以补偿。补偿标准为:女职工妊娠7个月(含7个月)以上顺产分娩或妊娠不足7个月早产的,享受3个月的生育津贴;难产及实施剖宫产手术的,增加半个月的生育津贴;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一个婴儿,增加半个月的生育津贴;妊娠3个月(含3个月)以上、7个月以下流产、引产的,享受1个半月的生育津贴;妊娠3个月以内因病理原因流产的,享受1个月的生育津贴。生育津贴以女职工产前或计划生育手术前12个月的生育保险月平均缴费工资为计发基数。

  二、生育营养补贴与围产保健补贴,凡符合享受国家规定90天(含90天)以上产假的生育女职工可享受生育营养补贴300元、围产保健补贴700元。

  三、一次性生育补贴,原在单位参加生育保险的女职工失业后,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生育时,可享受一次性生育补贴:流产400元、顺产2400元、难产和多胞胎生育4000元;对参加生育保险的男职工,其配偶未列入生育保险范围,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生育第一胎时,可享受50%的一次性生育补贴。

  四、生育津贴补偿到单位,参保女职工产假期间本人基本工资、奖金及福利费由单位照发。

  五、计划生育手术费,包括因计划生育需要,实施放置(取出)宫内节育器、流产术、引产术、皮埋术、绝育及复通手术所发生的费用,列入生育保险基金结付范围。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生育保险相关的问题,小编为您推荐:

参加生育保险能享受哪些待遇?

参加生育保险能享受哪些待遇?

生育保险的报销有何条件?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99216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生育保险报销
应该可以
生育保险报销
可以向社保部门进行了解。
生育保险报销
建议咨询当地社保局。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关于生育保险的报销
要处于社保缴费状态下才能享受生育保险,具体请咨询当地社保局
中介租的房子再交一半的房租给中介合理吗?
具体看怎么约定的,中介是否有权收租金
定金返还纠纷的起诉程序是怎样的?
法律分析:直接起诉即可,其中的诉讼请求即为:要求退还定金。提醒一点,法律规定: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
你好律师,我想咨询你个问题,
你好,具体是什么问题呢
你好我想咨询酒驾的事情
现在已经认定酒驾了吗?
退婚呀可以要回彩礼吗
彩礼如果符合法定返还情形的,是可以要回来的。符合法定返还彩礼的情形具体有: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