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仲裁庭开庭程序

更新时间:2019-03-18 22: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应由专、兼职仲裁员组成仲裁庭进行。仲裁庭可以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公开审理。公开审理的案件,旁听人员需凭仲庭委员会发出的旁听证进入仲裁庭。旁听人员必须遵守仲裁庭纪律,不准随意走动和进入审理区。未经仲裁庭许可不得录音、录像和摄影;不

  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应由专、兼职仲裁员组成仲裁庭进行。

  仲裁庭可以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公开审理。公开审理的案件,旁听人员需凭仲庭委员会发出的旁听证进入仲裁庭。旁听人员必须遵守仲裁庭纪律,不准随意走动和进入审理区。未经仲裁庭许可不得录音、录像和摄影;不得发言、提问;不得鼓掌、喧闹。

  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应当遵守仲裁庭秩序,不得喧哗、吵闹;发言、陈述和辩论,须经首席仲裁员许可。

  违反仲裁庭秩序的人,首席仲裁员应警告制止;情节严重的、可以责令退出仲裁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仲裁庭开庭裁决,庭审时可以根据案情选择以下程序:

  (1)由书记员查明双方当事人、代理人及有关人员是否到庭,宣布仲裁庭纪律;

  (2)首席仲裁员宣布开庭、宣布仲裁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享有的仲裁权利和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并宣布案由;

  (3)听取申诉人员及其代理人的申诉和被诉人及其代理人的答辩;

  (4)仲裁员以询问方式,对需要进一步了解的问题进行当庭调查,仲裁庭调查时可出示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调查笔录、勘验笔录等),根据需要也可以传证人到庭,并告之证人的权利和义务。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有举责任和义务;在有些情况下,企业应承担提供有关证据的主要责任;

  当事人经仲裁庭许可,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当事人要求重新进行调查、鉴定或者勘验的,是否准许,由仲裁庭决定;

  (5)首席仲裁庭许可,可以向评价、鉴定人、勘验人发问;当事人要求重新进行调查、鉴定或者勘验的,是否准许,由仲裁庭决定;

  (6)根据当事人的意见,当庭再行调解;当庭达成调解协议的,应由双方当事人在调解协议上签字。仲裁委员会应当根据双方达成的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送达当事人;

  (7)不宜进行调解或调解达不成协议时,应及时休庭会议并作出裁决;裁决结果应记录在案,由仲裁员署名;

  (8)仲裁庭复庭,由首席仲裁员宣布仲裁裁决;

  (9)对于需要补充调查取证的案件,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加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以及仲裁庭难作结论或需提交仲裁委员会决定的疑难案件,仲裁应当宣布延期裁决。

  (10)首席仲裁员宣布闭庭。

  (11)仲裁庭闭庭后,书记员应将仲裁庭庭审记录交双方当事人和其他仲裁活动参加人校阅、签名。当事人认为自己的陈述和意见有遗漏和差错的,有权申请补正。最后,仲裁庭庭审记录应由仲裁员、书记员签名。

  对事实清楚、案情简单,适用法律、法规明确的案件,可由仲裁委员会或办事机构指定一名仲裁员按本规程独任处理。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劳动仲裁立案等开庭中?
劳动仲裁开庭后,裁决结果一般应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若案情复杂需延期,需经主任批准,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若逾期未裁决,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仲裁开庭审理的程序是什么?
劳动仲裁的程序流程包括申请、受理、开庭、辩论、调解和最终结案等环节。在申请阶段,需向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将在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开庭前五日,当事人会收到开庭通知。开庭后,将进行辩论和质证。在裁决前,会进行调解以寻求双方和解。最终,案件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结案处理。 以上三个答案重新表述了原解答内容,保持了核心关键词的一致性,并且总字数与原来一致。
劳动仲裁庭审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劳动仲裁庭审包括多个环节。开庭后,当事人陈述案情,证人作证,出示相关证据。接着进行庭审辩论,最后进行评议与作出裁决。若证据充分,事实清楚,可及时裁决;复杂案件可延期,但不得超过规定时限。
律师解答动态
张强律师
张强律师
28分钟前
你好,报案以后,派出所可以查
刘美娜律师
刘美娜律师
52分钟前
你好,可以把合约情况简述一下,帮助你分析
刘美娜律师
刘美娜律师
53分钟前
你好,咨询什么问题可以直接在平台留言
你好,你遇到什么问题具体讲一下
你好,你咨询的纠纷问题需要通过诉讼来解决,也可以先协商
你好,你是什么案件情况的,可以详细描述
我也要提问